近幾年,隨著世界上風能、太陽能等各種新能源的推廣普及,太倉的風能產業也開始爭搶清潔能源大蛋糕。據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招商局的同志說,目前,太倉專業為國內外大企業生產風塔、葉片的骨干企業就有3家,再加上配套生產模具的,太倉企業一年從風能產業中至少可實現銷售額10億元。
位于太倉寧波路上的力倉(紅葉)風電是專門生產葉片的。進入廠區,寬敞的場地上整齊擺放著各種規格的葉片。董事長特助高秉德介紹,這些葉片每張長度在37米至40米之間,重量有6噸,但做起來卻相當精細,技術圖紙、生產工藝均源自德國,材料以樹脂與玻璃纖維為主,僅玻璃纖維就有124層之多。不是鋼鐵,勝似鋼鐵,3張葉片是一套,放到一起就有18噸,這18噸分量一旦安裝到風力發電機上,就要在風霜雨雪、冰凍日曬的惡劣條件下不間斷地工作20年,其質量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如今,力倉3條生產線生產的200套葉片,全是為兩大國有企業配套的,主要銷往內蒙古和新疆,配套1.5兆安的風力發電設備。
與力倉相隔不足百米,是專業生產風塔的天順金屬。記者了解到,風塔也是個龐然大物,全由鋼材組裝而成,5節為一套,總高度在100米,總重量有200多噸。營銷總經理周建忠介紹,天順生產風塔已經整整3年,年產量也從2007年的162套躍升到了今年的300套。天順風塔是丹麥、美國等國際頂尖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商的定點供應商,質量穩定、技術一流,此前的產品100%出口到海外。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后,企業及時調整戰略,抓住中國國內要打造七個千瓦級風力發電基地的大好機遇,在做大太倉總部的基礎上再辟連云港分廠,促使企業做到了內外貿并舉,產能也因此翻了一番,目前僅太倉一個廠,每年的鋼材消耗量就達4萬多噸。
據了解,德資企業舍弗勒已經專門為風能產業開發出了高質量軸承,也非常看好清潔能源這塊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