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百位前來參加運達張北風電生產基地一期工程竣工慶典的來賓和觀眾,紛紛用DV、照相機記錄下該基地組裝完成的首批1.5兆瓦型風電機組的華麗亮相。這標志著張家口市風電產業開啟了主機生產的“新時代”,至此,張家口市具備了本地生產風電主機、塔筒、風葉的能力。
張北運達風電生產基地為浙江運達風力發電工程有限公司的北方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形成50萬千瓦風電機組生產能力,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0萬千瓦產能,產品主要用于北方風電場。
浙江運達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風力發電機組研制開發的企業,產品研發已有30多年歷史,企業擁有風電設備制造自主知識產權,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風電設備制造骨干企業之一。
張家口市具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特別是壩上地區為國內少有的優質風能集中區。根據有關權威機構初步評估,全市風資源儲量約2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1100萬千瓦以上。其中壩上地區風資源儲量約17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900萬千瓦以上。
在國家積極倡導、支持發展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張家口市高度重視風能資源開發,把包括風力發電在內的新型能源業作為著力發展的優勢產業之一,梳理資源、超前運作、招商引資,變劣勢為優勢,把優勢發揮到極致。來自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張家口市累計風電機組裝機容量78.35萬千瓦,占全國的6.4%,占河北省的70.6%,在全省排第一位,在全國地級市中排第四位;入統規模以上風電企業9家,實現總產值4.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48億元,實現利稅1.83億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裝機容量114.405萬千瓦。
在積極招商引資開發風能資源的同時,張家口市堅持走優勢資源產業化發展之路,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在挖掘本地機械制造企業生產潛能的同時,主動與國內機械設備制造強企接洽合作。由具備本地生產塔筒能力到具備本地生產葉片能力,再到浙江運達、三一集團風電設備制造大項目的簽約、落戶,使得張家口市風電產業鏈條環環相扣,逐步趨于完整化。
張北縣著眼張家口市經濟發展全局和縣域產業持續發展,對運達項目建設給予政策、環境、措施等多方面支持,與企業共同加緊推進建設進度,項目僅短短一年時間就實現了一期工程竣工投產。業內人士介紹說,運達張北風電生產基地首批機組成功下線,標志著張家口市風電產業發展又邁上了新臺階,對張北乃至全市風電產業和經濟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