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制訂本實施規劃。
一、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石化產業是全省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四個千億元產業之一,綜合實力居全國第15位。2008年,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29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48億元,“十一五”以來實現銷售收入和完成工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27.4%、35.3%。重點跟蹤的14種(類)產品大部分保持了平穩增長。
競爭能力逐步增強;拘纬闪吮容^完整的產業體系,其中:合成材料、基本有機原料、涂料和顏料、化肥農藥、化工機械等行業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己內酰胺、SBS、環氧樹脂、高檔有機無機顏料、部分無機鹽產品,以及橡膠硫化機與密煉機等產量和競爭力處于全國前列,技術達到或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產業布局相對集中。已初步形成岳陽石油化工、長沙精細化工、株洲基礎化工和衡陽鹽化工等四大產業集群。岳陽云溪、臨湘儒溪、衡陽松木、長沙太陽能、寧鄉塑膠、瀏陽生物醫藥等六大園區初具規模。以化工為特色的清水塘和汨羅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已列入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技術創新成果較多。現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創制基地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個!笆濉币詠,共完成科技成果1000余項,其中200多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但石化產業發展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總體水平不高不強,對全省經濟發展貢獻有限。二是產業集中度不高,集群的綜合優勢未發揮。三是原油、精煤等資源性原料短缺,發展受到制約。四是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較少,高能耗、高污染以及工藝落后的產品和企業比較多,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的任務比較重。
二、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發展思路
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主線,按照生態環保要求和適度集中原則,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終端產品,構建以石油煉化為龍頭,以鹽化工為基礎,以精細化工為特色,以支農化工為補充的新型石化產業體系,將岳陽打造成內陸地區重要的石化基地,將常德、衡陽打造成省內重要的鹽(氟)化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