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記者在滄州大化集團看到,1000噸優質TDI(甲苯二異氰酸酯)產品被裝運出廠,將銷往廣州、成都、天津等地。8月31日投產的滄州大化5萬噸/年TDI裝置經過10天的運行調試,已將產品投放市場。這套裝置投產后,滄州大化的TDI年產能達到8萬噸,成為除外資企業上海巴斯夫聚氨酯公司以外,國內企業中TDI產能最大的企業。
滄州大化董事長平海軍表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7萬噸/年和10萬噸/年TDI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在進行,在不久的將來,滄州大化的TDI產能將達到25萬噸,并將建設成為中國的大型異氰酸酯產業基地。
據了解,我國TDI供需一直處于不平衡的狀態,雖然近兩三年,國內新上TDI項目和擴產項目如火如荼,國外TDI企業也千萬百計挺進中國,但仍有部分產品依賴進口。
滄州大化是國內TDI裝置率先投產的企業之一,并在國內第一家實現了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創國內同類型裝置長周期運行新紀錄。2006年,滄州大化在完成了原有2萬噸/年TDI裝置的擴產后,又通過市場調研和論證,決定全套引進瑞典國際化工公司剛剛誕生的5萬噸/年TDI裝置和技術。當年8月28日,投資15億元的滄州大化5萬噸/年TDI裝置在滄州化工園區打下了第一根樁。
由于這套裝置是本土企業投產的單系列產能最大的裝置,沒有經驗可循,在建設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接連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去年試生產開始后,又遭遇金融危機,滄州大化生產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項目建設舉步維艱。滄州大化果斷決策,停掉了沒有邊際貢獻的裝置,全力以赴投入5萬噸/年TDI裝置的試生產,終使裝置按計劃順利投產。
滄州大化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套裝置的投產運行,增強了本土TDI企業同國外大公司抗衡的能力,也將進一步凈化國內TDI產品市場。
鏈接
目前國內TDI年產能共計44萬噸,其中滄州大化集團擁有8萬噸,藍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3萬噸,北方錦化聚氨酯有限公司5萬噸,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10萬噸,煙臺巨力異氰酸酯有限公司2萬噸,上海巴斯夫聚氨酯公司16萬噸。
TDI是新興的聚氨酯產業的重要原料。面對快速增長的下游聚氨酯行業,TDI國內市場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還依靠進口。隨著市場的發展,未來幾年國內TDI產能也將不斷攀升,巴斯夫聚氨酯計劃擴產到年產30萬噸。據業內人士預計,到2010年,國內TDI需求量將達到61萬噸,屆時國內供應能力約為50萬噸。到2012年,國內TDI行業將實現自產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