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PE旺季不旺 下跌趨勢將加速
2009-9-17 來源:中瑞金融
關鍵詞:LLDPE
筆者注意到黃金價格上漲,乃是世界各國濫發貨幣的因導致的果。前期對消費不旺的忽視及石化政策上調,所以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外需和內需尚未啟動前,下游企業難以承受高成本的壓力,有價無市的局面導致期貨價格面臨上下兩難的尷尬境地,而近期的下跌可以說是價格終于理性回歸基本面的結果。
2.金融危機下,需求低迷仍是企業難以言說的痛
需求相對不足,價格低位徘徊趨勢尚未扭轉。中國雖然領先世界復蘇,但8月份中國原油進口增速較7月份的紀錄高位有所放緩;盡管國內一家日加工能力為24萬桶的煉油廠已全線投產,但9月份原油進口量不太可能出現明顯上升。表明目前廠家因內需不足而減少對石油的進口,畢竟國內生產LLDPE的主要原料仍來自石油。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00余種化工產品價格指數中,超過60%的產品價格環比下降或持平,同比總指數為84.19(以上年同月價格為100),繼續呈下探走勢。而8月份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石化提價推動。從月初到月中石化廠家陸續上調價格500-800元/噸,加之廠家庫存較少,前期消化很多,市場價格逐漸推漲;另一個原因是原油的利多的炒作,貿易商短期看多也一時間推漲了價格。
所以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假性回暖之后,價格終于回歸基本面。當進入消費旺季時,需求量沒有激增,不少貿易商、下游企業進貨是為了補充庫存,避免價格上漲造成的機會損失。在當下的市場博弈中,無疑賣家占了上風。
3.出口形勢嚴峻,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據海關統計,1-6月累計,我國進口合成樹脂、聚乙烯、聚氯乙烯、甲醇同比增長16.4%、63.2%、110.3%、560%,占國內表觀消費量的46.9%、51%、23%和40.8%。在上述產品國內消費增長的同時,產量卻在下降。上半年國內聚乙烯、聚氯乙烯、甲醇、純苯等產品產量同比分別下降5.8%、4.1%、7.6%和1%。
隨著世界各國環保意識的提高,各主要消費市場歐、美、日、韓等國已紛紛出臺塑料制醫藥用品、食品包裝、日用品等主增塑劑DOP標準和法規,歐盟也針對中國塑料制品出臺REACH法案,嚴格限定了塑料制品的標準。生產環保的塑膠制品成為當下塑料制品行業的軟肋。此外,近年來,泰國和越南等周邊國家塑料業發展迅速,不斷分薄中國的出口份額,而中國當前出口的塑料制品仍主要集中在包裝袋及小裝飾品等低附加值產品,也極易引發國外反傾銷。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