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5日,有158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突然宣布破產,美國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成為全球金融風暴的導火索。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實體經濟,各工業領域都不能幸免,化工行業也不例外。
雷曼倒閉一年了。一年以來,涂料行業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起伏動蕩。有些企業在危機中消失了,有些艱難地活下來。涂料行業中的一部分員工也經歷了減薪、裁員的艱難時刻。一年后的今天,全球經濟仍面臨挑戰。危機是否已經見底,市場是否開始復蘇,仍難預測;仡欉@一年中涂料行業的大事件,對于把握當下市場局勢,仍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一:裁員減產
應對需求不旺的市場,企業最直接的應對措施就是關閉工廠和裁員以節省成本。從去年年底至今,涂料行業中大小企業紛紛加入了這場裁員大潮。阿克蘇·諾貝爾、巴斯夫、拜耳、陶氏、杜邦、伊士曼、科聚亞這些似乎堅不可摧的巨頭們也未能幸免。僅以近期媒體報道為例,4月,利安德巴塞爾宣布,由于市場條件進一步惡化,作為削減7億美元固定成本新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將裁員3000人,并至少關閉10家工廠。巴斯夫表示受全球化工品需求下滑影響,公司一季度銷售收入降至122.2億歐元,凈利降至3.75億歐元,巴斯夫并計劃在年底前裁員至少2,000人。羅門哈斯在完成于陶氏的并購案之后,將會有3500個額外的工作崗位被整合,大規模裁員計劃7月起在費城總部開始執行。杜邦公司曾于2008年12月份宣布裁員2500人,并于5月追加裁員2000人以降低成本……但輕易放棄那些為公司服務多年、經驗豐富的員工,是否是幫助企業度過危機的最好選擇?筆者曾經撰文預計,當經濟形勢復蘇,企業再重新招聘到合適的員工,恐怕不像所想象的那般容易。金融危機爆發一周年,進入9月,我們很高興看到涂料行業的裁員新聞似乎不像上半年一樣密集,但愿這是行業復蘇的一個信號。
關鍵詞二:大宗并購
在金融危機爆發的這一年內,涂料行業內發生了一起震動業界的并購案,即陶氏化學以163億美元完成對羅門哈斯的并購。盡管當時全球仍面臨金融和經濟不確定性,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利偉誠(AndrewLiveris)仍表示:“對陶氏而言,羅門哈斯有著強大的運營和戰略協調性,是公司長期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購后,陶氏對羅門哈斯的業務作出了一系列的整合,剝離羅門哈斯下屬的莫頓鹽業以及另一部門,同時成立新的涂料事業部(Dow Coating Materials)。這一全新的業務分支是在陶氏旗下涂層技術方案部門(Dow Coating Solutions)和羅門哈斯涂料油漆部門(Rohm & Haas Paint and Coating Materials)的基礎上建立的。在經濟形勢低迷的時刻,陶氏完成了成立100多年來最大的一宗并購案,并購后率先成立的涂料事業部,說明了陶氏對涂料業務的重視,這個新的部門,也許將會在日后的涂料業內發揮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