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進入擴能高峰期,世界石化市場仍處景氣低谷
未來5年全球新建乙烯裝置將集中在中東地區投產。
2009年~2010年中東地區新增乙烯產能645萬噸/年,2011年~2013年新增乙烯產能960萬噸/年,分別占全球新增產能41%和51%。
中東乙烯擁有明顯的成本競爭優勢,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乙烯成本缺乏競爭力。中東成為未來乙烯衍生物出口基地,新建乙烯裝置集中在波斯灣沿岸,乙烯產品進入亞洲可能性最大。
未來較長時間內,國際油價將維持在60美元~80美元/桶水平,為上輪景氣周期的相對低位。全球經濟仍在衰退,但下滑趨勢減緩,預計2010年出現反彈,但增速僅為2%左右。石化大公司的利潤水平仍很低,石化產品的毛利水平還難以恢復。由于2013年前全球富余乙烯能力高達2500萬噸/年,導致乙烯裝置開工負荷維持在82%~84%,遠低于上輪景氣周期的水平。
價格、毛利、裝置開工率仍在較低水平,預示石化景氣周期仍處低谷期,2013年后可能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國內乙烯供應減少,需求增加
1月~6月,國內生產乙烯483.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7.1%,裝置平均開工率96%。計劃和非計劃外停產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使得上半年產量減少。國內乙烯進口49.8萬噸,乙烯當量消費1280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7.8%。如果扣除“重置庫存”、回用料消費減少及電石法PVC消費大幅減少等原因,實際乙烯當量消費同比增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