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即在原4%關稅基礎上,今后三年分別加征35%、30%和25%的附加關稅,幾乎封死了中國輪胎進入美國市場的大門。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特保措施,對于紹興的橡膠企業和輪胎出口企業影響甚微。
紹興海關綜合科的有關人員表示,橡膠制品行業利潤率雖然比紡織服裝業高一些,但也就在10%左右,被課以接近20%關稅的話,外貿生意就很難做了;而這次美國給出的關稅稅率等于對中國相關企業關閉了美國市場。浙江省內受影響比較大的是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而紹興因為相關企業出口份額較小,影響不大。
海關綜合科的專家查詢了2009年紹興輪胎(項目顯示為“充氣橡膠輪胎”)出口數據后發現,紹興輪胎出口總量較小,和紡織服裝業不能比,1-8月份輪胎出口額僅107萬美元,最大的是諸暨洲際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有80多萬美元;排第二的是15萬美元,再后面的企業所占份額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洲際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稱,汽車輪胎關稅的提高一點都影響不到該企業,因為盡管該企業做的全是出口業務,而且美國市場份額很大(紹興海關顯示的出口額只是該企業出口總額的一部分),但主要產品是自行車輪胎,另外還生產摩托車內外胎和三輪車等其他車型的輪胎。由于不生產汽車輪胎,所以此次“逃過一劫”。
不僅如此,“洲際橡膠”近期從美國市場接到的訂單反而明顯增加。所以,盡管在南美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公司整體出口額還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左右,“5%的增長在今年這樣的形勢下是很不容易的。”該負責人強調說。
據業內人士分析,美國這次提高汽車輪胎關稅,與美國失業率回升、需要保工作崗位有關。可正因為這樣,該國自行車的需求量反而在增加,這對于國內自行車輪胎出口是利好。
嵊州部分大的橡膠企業,做的是廢舊橡膠回收再利用生意,生產的是諸如橡膠跑道這樣的產品,因此這次美國的輪胎特保風波對這些企業談不上有影響。皋埠金龍橡塑有限公司資深人士說,“輪胎關稅調整對我們沒有影響,以前做過輪胎,不過做汽車輪胎效益不大好,所以我們現在做塑膠跑道、球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