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石化工業目前正處于幾十年中最難的處境。需求大幅減少,成本上的競爭也敵不過中東的供貨商。艱難的處境將迫使這地區作些變化,但大多數公司將存活下來和獲救,因為這地區制造業的需求會最終復蘇。
全球經濟疲軟嚴重抑制了石化品的消費,2008年,這一行業經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這可從烯烴市場看出來,產量從2007年頂峰時候的1.96億噸降到1.86億噸。
隨著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垮臺導致信貸危機,金融危機涉及到了更寬的經濟面,接著各行業都受到影響,2008年年底,信心不足了,創紀錄的價格也降了下來。
價格和業務信心的接連下降引發了行業范圍內的清倉,石化產品的產量也明顯下降。
石腦油價格的波動增加了額外的動力。生產商在2008年年初改用輕質裂解原料,后來快到年底時,因為石腦油降價到創紀錄的低價,他們又改回用石腦油,2009年又改用輕質原料。
改用原料對裂解產品有影響,用輕質原料時丙烯、苯和丁二烯緊缺,用石腦油時供貨又一下子過剩。
但由于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國內經濟的措施,中國的消費大為增加,從第二季度起,亞洲需求堅挺。
法國和德國也出現了穩定的跡象,這兩個國家報告稱,第二季度的消費都有增加,但失業仍在增加,原因是公司在調整員工的數量,與減產相適應。
原料選擇很重要
全球經濟形勢好轉的消息對石化消費是個好消息,對原有需求復蘇的樂觀看法促使原油價格重新上漲,隨之而來的是石化產品和原料價格的上漲。
布倫特原油的價格已比2008年年初時高了很多,6月份,漲到70美元/桶,一直到9月初,還停留在這個價格左右。
與輕質的液化石油氣相比,石腦油的價格漲了很多,因此原料選擇一直是生存的重要手段,
這地區的裂解裝置經營商一直在設法提高原料使用的靈活性。
去年第四季度石腦油降到創紀錄的低價,2009年來,石腦油裂解產品一直在漲,但漲不到汽油那么高。液化石油氣的價格與石腦油相比低很多,因為石腦油價格高。
由于液化石油氣價格調整到夏季水平,有些生產商在現貨市場上把石腦油合同貨賣掉,用液化石油氣作裂解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