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來源地方面,沙特和韓國由于對我國的進口猛增,目前已經超越了新加坡,成為我國最大的LLDPE進口來源地。傳統的進口地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繼續保持了較大的進口量并有小幅增長。日本、巴西和我國臺灣省的進口增長率更快,數量上也有逐漸向美、加看齊的趨勢。
從進口海關來看,2008年前7個月,上海、深圳、天津、青島、黃埔、廈門、寧波與大連這8個口岸集中了LLDPE總進口量的91.2%,其他19個海關的總進口量不到9%。由于我國LLDPE的主要消費地區在華南、華東和華北,所以上述海關的進口量占到了絕大多數的比例。
從現貨價格上看,國內現貨市場上進口料的價格整體較為平穩,雖然一度在期貨價格的連續飆升下稍有走高,但很快回落,期現價差也經歷了由正常到逐漸拉大(最大在500元左右),然后回歸正常水平的過程。
進口完稅價方面,來自遠東、東南亞和美國的進口LLDPE價格近日呈現不斷走高的態勢,相比之下,雖然這幾日國內現貨價格出現一定的滑落,但進口料完稅價的漲幅不如國產現貨價格的漲幅。由圖二十一可以看出,目前來自遠東及東南亞的LLDPE完稅價較國內市場價格高月200元,而美國料的價格仍比國內現貨價低約1000元。
圖十九: 2009年1-7月我國LLDPE主要出口來源地及進口量

圖為2009年1-7月我國LLDPE主要出口來源地及進口量走勢圖。(圖片來源:海關總署 卓創資訊 單位:噸)
圖二十: 2009年1-6月我國LLDPE主要出口來源地及進口量

圖為2009年1-6月我國LLDPE主要出口來源地及進口量圖。(圖片來源:海關總署 卓創資訊 單位:噸)
圖二十一: 國內市場上進口LLDPE現貨價格走勢圖

圖為國內市場上進口LLDPE現貨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海關總署 卓創資訊 單位: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