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料將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限制期價有所反彈
亞洲乙烯單體在6月底不到900美元/噸連續上漲至最高時1080-1090美元/噸。雖然在8月底伊朗重啟了石蠟-9號和石蠟-10號裂解裝置,但是隨后伊朗方面即表示,這兩套裝置生產的乙烯主要是供給本國聚合成聚乙烯而用,造成亞洲乙烯仍舊是供應相對緊張,使得乙烯單體的價格維持在1000美元/噸以上。與此同時,在下面三個因素的影響下,亞洲乙烯單體的價格開始有所回落,第一點亞洲和美國地區乙烯單體的價差比較大,很多美國的乙烯利用這個價差在美國和亞洲乙烯單體之間做一些套利。由于來至于美國的船貨可能使得亞洲的供應得到暫時性的改善,有時還可能出現供應充足的情況。第二點8月22日進入伊斯蘭傳統的齋戒月,印度尼西亞等亞洲伊斯蘭國家對于乙烯單體的需求嚴重減少,在加上9月底之后中國進入國慶節和傳統中秋節,對于乙烯單體的需求也明顯的減少。第三點亞洲其他如臺灣、日本和韓國可能在伊朗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提高裝置的開工率以增加供應。筆者認為,在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下,亞洲乙烯單體的價格開始有所回落,在十月份亞洲乙烯單體的價格有可能下探900美元以下。
下游制品仍舊處于低迷,不利于期價的反彈
中國海關最新數據,2009年1月至8月,中國累計出口塑料制品量達4,221,478噸(2008年1月至8月,中國累計出口塑料制品量達4,920,569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4.2%;2009年1月至8月,中國累計出口塑料制品金額共計9,005,737千美元(2008年1月至8月,中國累計出口塑料制品金額共計9,795,129千美元),與去年相比同期減少8.1%。
2009年8月,中國塑料制品出口數量達558,485噸,7月出口量為591,180噸,和上月相比環比減少5.53%;出口金額共計1,188,624千美元,7月為1,249,347千美元,比上月環比減少4.86%。 數據顯示8月份塑料制品的出口止漲回落,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退之前,各國為保護本國利益及安全的需要,對我國的塑料制品實施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而我國的一些由于對國外的相關質量法規不甚了解,未按照國外的標準法規要求生產,導致了出口的產品遭受到退運的處罰,從而導致了我國出口塑料制品和上月相比明顯減少。
在國內消費情況而言,作為塑料傳統的消費旺季的9月份,今年并沒有出現供銷兩旺的情況,除了華北地區吹膜企業的開工率在9月份有所好轉外,傳統消費大區華東和華南均沒有實質性的好轉,市場中價格也在9月份逐漸下降的同時也使得下游制品企業不敢大膽的采購原料。由此可見,國內的吹膜制品企業也是相對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