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譜、上海交大、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合作起草的
海洋行業標準《海水中三價砷和五價砷形態分析-原子熒光光譜法》通過專家組審查
2010年1月9日,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上海主持召開了海洋行業標準《海水中三價砷和五價砷形態分析-原子熒光光譜法》審查會議。
專家評審會現場
會議由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的姚勇副主任主持,專家組組長由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任松擔任。專家審查組組成員由以下人員組成(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云龍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任松研究員-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
宋波教授-中國海洋大學
張友篪研究員-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
周建光教授-浙江大學
邱德仁教授-復旦大學
周燕高級工程師-浙江省水產質量檢測中心
袁玲玲工程師-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暨衛東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來自上海科委、國家海洋監測中心、上海計量研究院、上海交大、上海光譜等14名領導、專家參加此次標準評審會。部分與會人員名單如下(按姓氏筆畫為序):
馬永安研究員-國家海洋監測中心
王虎工程師-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孫麗珍女士-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項目合作部負責人
陳建鋼總裁-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
張璐露工程師-上海市科委
單愛黨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環境學院書記
徐芳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
徐春紅工程師-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審查組認真聽取了標準起草單位關于標準送審稿的編制情況匯報和說明,并詳細研討了送審稿、編制說明和意見匯總處理表。
評審組表示,《海水中三價砷和五價砷形態分析-原子熒光光譜法》(海洋行業標準)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和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強強聯合,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取得的產學研成果。該標準的編制遵循了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依據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儀器,利用三價砷和五價砷不同的氫化反應行為,規定了測定海水中三價砷和五價砷形態的分析方法條件、技術要求等內容,符合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實際發展狀況,具有極大的推廣意義。與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統一協調,制定程序符合《海洋標準化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并且,操作簡便、快速、準確、運行成本低廉等優點,總體上達到了國際一般水平。
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市場部
2010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