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報道:吉林吉星化工廠爆炸事件
2010-1-19 來源:中國新聞網吉林新聞
關鍵詞:吉星化工廠
1月17日晚10點左右,吉林省吉林市吉星化工廠發生火災并引發爆炸。臨近農歷新年安全生產也越來越引起石化企業的關注。下面我們通過報道來了解事件的原因。
17日20時許,吉林市龍潭區龍興村附近一化工廠發生火災,大火引發爆炸,在現場上空騰起蘑菇云。
據附近居民宋女士稱,化工廠火勢很大,火災發生后就聽到不斷的爆炸聲。“就像過年放鞭炮一樣,聲音很響。”宋女士說,現場濃煙滾滾,煙塵不斷。化工廠爆炸后,散發出刺鼻的味道。
吉林市消防部門出動數十輛消防車前去救援,有關部門及官員也趕到現場。截至記者發稿,大火已撲滅,沒有人員傷亡。
事故發生后,現場經探測器及時報警,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吉林市消防支隊、吉林石化消防支隊相繼派出數十輛消防車前去救援,現場消防車排成一條長龍,百余名消防官兵奮力撲救大火。截至今晨零時,大火仍未撲滅,傷亡情況不明。爆炸性混合物普遍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紡織、糧食加工、軍工等行業的生產、加工、儲運等場所,如發生爆炸則危害極大。石油行業作為目前主要的能源行業倍受關注,承載石油運輸的輸油管道更是重中之重,輸油管道一般都在相對偏僻的地方,輸油管道的安全對保障石油行業工作人員生命安全以及國家財產安全至關重要。目前,安全環保仍然是石油石化企業的薄弱環節,“事故多、死亡人數多”的狀況仍沒有根本改變,同時,還存在發生重大事故的苗頭。個別企業在環保意識和污染治理工作上還有很大差距。安全生產典型事故仍然時有發生。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日前指出,雖然全國各類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同比均大幅下降,但安全生產工作仍將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司長吳風來表示:“當前,我國工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趨于好轉,但是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在安全生產方面,問題比較突出、形勢較為嚴峻主要是石化、化工、冶金、煤礦和有色等幾個行業。
石化行業具有生產工藝復雜多變,生產裝置大型化,過程連續化,原材料及產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蝕等特點。加之有些石油、石化企業地處城市邊緣,周圍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居民區。如果放松安全管理,導致事故發生,往往會造成人員的重大傷亡或環境的嚴重污染。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