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國玻纖宣告旗下產品繼歐盟之后,又遭遇印度反傾銷。與前次相同的是,有關玻璃纖維產品反傾銷調查申訴均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
據公告,兩次申訴涉及的企業均包括中國玻纖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巨石集團向印度出口的玻璃纖維產品金額約為1394萬美元,約占公司營業收入的2.4%。2008年,巨石集團向歐盟出口的玻璃纖維產品金額約為5480萬美元,約占公司營業收入的9.6%。
中國玻纖一位肖姓工作人員表示,雖然公司此前也曾經遭遇過反傾銷,但是沒有數據和文件能預測出此次印度可能裁定的反傾銷稅率。而據道瓊斯通訊社披露的一份歐盟委員會文件顯示,如果歐盟委員會最終支持這項申訴,那么中國生產商可能會面臨高達40%-75%的反傾銷關稅。
資料顯示,巨石集團擁有玻纖產能約90萬噸,包括浙江桐鄉、江西九江和四川成都三大玻纖生產基地。目前規模位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集團戰略規劃到2012年達到150萬噸玻纖生產能力,力爭達到世界玻纖總產能的25%。中國已經成為玻纖第一大國。
中信建投研究員田東紅在其報告中提到,國際國內玻纖類企業中,巨石集團成本最低。巨石集團2009年二季度成功試驗新配方,具備較強競爭力,使產品各項指標性能提高。減排達到60%,新技術應用后直接材料成本將降低兩位數以上。這個產品會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應用到全部的窯里去。巨石集團2009年基本可以實現全年節約運營成本4個億的目標。2010年得益于新配方帶來的成本節約,單位成本還將繼續下降。
日信證券研究員祖廣平則表示,自去年美國輪胎特保案以來,由于經濟蕭條的影響,各國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層出不窮。這其實是為本國經濟尋求出口的謀略,中國玻纖業遭遇反傾銷也不足為奇。據介紹,玻纖業產能較大的還有云天化控股的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無堿玻璃纖維,玻纖產能位居全國第二,出口比例較少。規模較小的還有中材科技和九鼎新材影響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