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地亞高管朱銘岳談跨國公司新本土化
2010-1-21 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
關鍵詞:羅地亞 朱銘岳
羅地亞目前在中國共有2300多名員工,這些員工里面只有一個外國總經理,其他的都是中國的總經理。我們的中層經理以上的員工99%是中國人,只有1%是外國員工。
在我們所有的員工里面,30%以上是我們的女同胞,所以我們認為在本土化的過程要體現幾個要點,本土化不是為了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是簡單地中國人來做這個事就叫做本土化。本土化應該是這樣的定義:即跨國公司對于中國的員工,應該公正、平等的對待。當公司有一個職位的時候,外國人可以競爭,中國人也可以競爭,有才者居之,這才是我們講的本土化。并不是說,中國人用得越多越是本土化,這是不對的,我們也同樣需要外國的員工在中國做。所以,在我們13家企業的員工里面,就有法國員工在我們工廠做,拿我們中國人的工資。因為你愿意來,我們也愿意接受。同時,我們也有很多的中國員工派到法國去,因為他適合這個職位。
目前我們很多的員工雖然在上海、北京辦公,但是他們管理的是亞太地區,甚至是全球業務。所以,我們也希望能夠把本土化做到這樣一個點上,即它要沒有歧視,它要增加我們員工的就業能力,它要使得我們員工成為國際化的人才。
對于我們中國的企業走到外面去,也要能體現怎么樣在對方國家進行本土化,能夠在對方國家貫徹同樣的理念,公平、公正、平等。這樣,才使得我們國家的企業走到國外去的時候,實現可持續地發展。
此外,在本土化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員工本土化,包括產品、科研,這些都需要實現本土化。所以,我們立足于在中國搞基礎研究開發的產品,這些產品我不做介紹,因為今天不是企業推廣。我們只想表達這樣的一個意愿:在中國的發展,一定要把在全球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產品拿過來。而不能說我是以技術來換市場,你還要將這個市場作為全球經營戰略發展的一部分,要把你的高端人才、要把你的基本技術、科研開發、生產和業務發展,同時發展起來。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