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分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101組承擔的“光學周期級飛秒時間分辨熒光虧蝕光譜裝置”與11T2組承擔的“氣相納米團簇負離子光電子速度成像儀”兩項院科研裝備研制項目通過了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組織專家組的驗收。
中國科技大學的胡水明教授等5位專家,以及中國科技大學劉世林教授等5位專家分別組成了兩個項目的專家組對項目進行驗收。驗收會前,由清華大學莫宇翔教授等3位專家和大連理工大學于清旭教授等3位專家分別組成的測試組對項目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專家組各自聽取了項目負責人韓克利研究員和唐紫超研究員的研制報告、財務報告和應用報告、測試專家組的測試報告,查看了有關資料和檔案,并進行了現(xiàn)場考查。
驗收組專家一致認為,光學周期級飛秒時間分辨熒光虧蝕光譜裝置將超短激光脈沖技術與熒光虧蝕技術相結合成功研制了一套光學周期級飛秒時間分辨熒光虧蝕光譜裝置。經測試組現(xiàn)場檢測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利用該套裝置,觀測到了LDS867染料分子電子激發(fā)態(tài)上的飛秒級量子拍頻。該實驗結果充分體現(xiàn)了此套裝置在時間分辨上的優(yōu)勢。氣相納米團簇負離子光電子速度成像儀項目組圓滿完成了儀器研制任務,主體設備和相關部件全部就位,儀器運行正常。儀器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任務書的設計要求。應用該儀器開展了貴金屬氫化物、鑭系金屬氧化物等團簇的光電子能譜及成像研究,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科技部973等項目的開展起了重要作用。
驗收專家組認為兩個項目組均完成了合同書規(guī)定的各項任務要求,一致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