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70-80美元的箱體內震蕩,10月份后突破80美元的箱體上沿,在85美元附近震蕩。筆者認為此輪上漲主要動因是美元持續貶值,原油基本面并未出現很大改觀。如果寬松貨幣不變,原油短期內可能會在80-90美元區間震蕩偏強。
發達國家方面,今年失業率高企,經濟復蘇緩慢,同時較低的通脹率也給發達國家的寬松貨幣政策留下了足夠空間。今年來美國失業率一直維持在9%以上的歷史高位,聯邦基金利率也維持在0~0.25%之間的歷史低位。日本、歐洲、英國等核心經濟體基準利率都處于30年新低水平,英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定為0.5%,歐洲央行維持基準利率為1%。具體到美元,隨著國會中期選取臨近,奧巴馬政府急于表現其在刺激經濟上的強硬立場。美國政府在財政政策上的措施對經濟復蘇的貢獻有限,這就決定了寬松貨幣可能會是美國的一項長期政策。從美元指數來看,6月份以來此指數一直延續下跌態勢,跌幅大于10%。近期可能會在76附近出現一定反彈,但長期來看美元仍有下跌空間。短期內可能會向下試探74的關口,中線不排除向歷史最低點70靠攏的可能性。
下月開始的G20峰會或成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博弈的時間窗口,但從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現狀上看,發展中國家希望發達國家嚴格貨幣政策的提議很難得到后者完全同意。因此,在G20峰會召開之前,美元貶值推動的大宗商品走高仍會繼續。估計原油會在80-90美元之間震蕩偏強。
基本面看,隨著四季度北半球冬季取暖油消費旺季的來臨,原油或有利好支撐。但長期來看原油大幅上漲的動因仍不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今年預計的4.8%降至4.2%。經濟下滑使得石油需求放緩,高庫存使得供給壓力較大,從基本面看原油價格或在90美元上方有一定壓力。
國內方面,今年2月以來M0、M1的供應同比增速分別保持在15%和20%以上。雖然國內有加息傳聞,但近期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或是政府更樂于采用的措施而非加息。政府也多次表示全年通脹目標能夠實現,而且近期政府工作重心仍是調結構,使得年內加息可能性較小,國內來看寬松貨幣政策仍會延續。
具體到各化工品種來看,筆者根據滬膠、PE、PVC從上市至今與國際原油價格數據分析得出,其價格相關性分別是85%、86%和40%。各品種出現相關性差異是因為:作為原油產品的合成橡膠對天然橡膠的替代性較好,決定著原油和橡膠相關性較高;PE是原油下游產品,所以相關性最好;而PVC有電石法和乙烯法兩種,原油價格過高市場必然會選擇電石法,因此兩者相關性最低。
近期滬膠創出歷史新高,主產區海南持續的暴雨給現貨價格提供了支撐,滬膠在近期仍維持多頭市場,建議投資者順勢而為,前期多單繼續持有。穩健投資者可以適量減持部分多單。PVC、PE由于存在產能過剩的壓力走勢弱于滬膠,但近期國內節能減排政策使得現貨市場價格大漲,在整個商品市場上漲背景下,仍維持偏多建議。筆者認為化工品的牛市還會繼續。提醒投資者的是,貨幣因素推動的上漲行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如果市場出現反轉,多頭應堅定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