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展示“十二五”科技發展藍圖
2010-10-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石油 原材料 生物化工 精細化工
業界高度關注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10月20日起公開征求意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胡遷林在當天召開的全國化工科學技術大會上就《規劃綱要》的編制情況及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說明。
剖析行業問題
《規劃綱要》深入分析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產業和產品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集中體現在石化產品、有機化工產品和高檔新產品所占比重過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比重偏高。目前,全行業總產值的65%以上由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精煉石油、基礎化學原料和肥料制造等初級加工產品構成。離子膜燒堿只占燒堿總產量的69%,高濃度磷肥僅為磷肥總產量的73%,氟樹脂中非聚四氟乙烯的比例僅為11%,遠不能滿足相關產業發展的需求。
行業發展不平衡,節能減排任務重。目前,全行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僅占1/3。生產效率、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石化工業的污染物排放始終位于全國工業領域前列,節能減排任務繁重。
能源、資源短缺嚴重。2009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1.3%,預計到2020年對外依存度有可能超過60%;瘜W礦資源短缺問題也十分突出,特別是硫、磷等重要資源已瀕臨枯竭,氯化鉀對外依存度超過50%。
為此,《規劃綱要》強調,要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節能減排水平,突破能源資源瓶頸;同時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石化產業由資本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
提出總體目標
針對石化產業存在的問題,《規劃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間行業科技開發和技術創新總體目標:到2015年,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攻克30~50項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自行研制8~10套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裝備,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開發一批高性能、綠色和高附加值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并實現產業化,精細化工率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發展一批油氣勘探開發、新型煤化工、生物化工等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研發取得突破,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和節能環保等領域開發一批新技術和新產品;大力開發和推廣低碳技術,節能減排工作不斷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產品單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礎上再降10%,主要產品實現清潔生產,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礎上再降10%;創新體系建設顯著增強,在若干重點領域建成一批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國家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成5~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0~1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