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品價格仍處于上升階段
2010-11-17 來源:證券時報網
關鍵詞:聚烯烴 塑料制品
本報訊 國內最大化工產品銷售龍頭企業——遠大物產公司近日表示,化工產品價格仍處于上升階段,未來5年隨著內需增長,國內塑料制品需求將大幅增加,化工產品價格將實現價值重估。
遠大物產集團石化研投中心總經理石浙明近日在浙江寧波舉行“2010年聚烯烴期現貨市場國際高峰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這次論壇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內最大化工貿易企業之一的遠大物產集團共同主辦。會議吸引了目前占全球聚烯烴產能90%以上的國內外石化巨頭,以及大型石化貿易企業代表150余人參會。
浙江遠大物產集團2010年塑料銷售量預計將超120萬噸,是國內塑料貿易領域的絕對老大,也是近年來塑料期貨市場的積極參與者,更是塑料期貨上市之后首家設立研投中心的塑料貿易企業。
“化工產品(主要是聚烯烴類品種)正處于行業高速發展期。”石浙明預計,“十二五”將給石化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國內市場消費拉動下,塑料制品需求將大幅增加,展望未來5年,石化產品價格將實現重新評估,將實現2003~2005年銅價格一樣,實現價格的巨大跨越,塑料價格突破2萬元高點的概率很大。
石浙明指出,從國際情況來,跨過劉易斯拐點之后,塑料相關制品消費上升非常明顯,而內地消費升級將帶動化工產品實現顛覆性價格變化。“2012年全球化工產能擴張階段將結束,預計將達到3000萬噸產能規模,而屆時如果按照8%的國內靜態需求增幅計算,市場供需仍將呈現緊張局面。”
統計顯示,在過去的7年中,中國聚烯烴消費量的一半需要通過進口滿足,化工(聚烯烴)生產行業經歷高速發展,下游塑料加工行業發展穩定 原料需求逐年遞增。同時,中國市場有9.5萬家塑料加工企業,大量的中小企業消耗了原料的76.7%,流通市場有57.5%的原材料經過貿易商銷售。
由于中小企業的采購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貿易商又以中小型的貿易商為主,其利潤來自于對市場的博弈,這些也在某一個時段上加大了市場的波動。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流通市場結構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市場向大代理商集中。
“只有充分掌握商品的金融屬性,才能更好把握價格的長期趨勢。”石浙明說,塑料期貨日交易量最高達到了154萬手,共385萬噸,相當于現貨流通的312倍,完全具有了市場定價權,只有積極參與才能加快發展腳步。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