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開始,TA1105合約連續四個漲停見到本輪高點11750后,期價便急轉直下,下跌近2000點。后市PTA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大宗商品上漲基礎沒有改變
當前通脹形勢顯示出兩個特點:一是區域性。新興國家通脹問題較突出,印度、中國等主要新興國家物價上漲速度很快,印度國內通脹水平超過了10%,中國10月份CPI達到4.4%,大幅高于此前預期。而主要發達國家的物價水平仍舊在低位徘徊,美國勞工部16日表示,11月CPI升0.4%至1.8%,總體上仍然處于一個相當溫和的水平。二是以農產品漲價為先導。6月份開始以小麥為發端,國際農產品漲價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年,期間多個品種輪番登場,漲幅明顯超過同期工業品。歷史經驗表明,通脹普遍是從新興國家向發達國家傳遞,以農業品—工業品—能源路徑傳導,某個階段單個商品價格上漲節奏并不一致,或處于領漲,或處于跟漲地位。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正處于以農產品漲價為主的第一輪物價上漲過程中。
原油中期仍然看漲
近期,美元上漲給原油市場帶來壓力。本月初,原油曾顯示出強烈上攻跡象,但最終在美元升值和商品市場整體調整下,重回80-85美元區間。筆者對原油后市持樂觀態度,因為原油后市有以下幾個可炒作題材:一是價值洼地。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已經大幅上漲,面對滯漲的原油,資金自然要多加關注。二是新興市場的炒作。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原油需求的強勁增長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油價上漲過程中,這會成為一個推波助瀾的理由。三是隨著冬季取暖油市場的到來,原油庫存問題有望改善。庫存問題制約原油市場大半年,一旦庫存狀況得到持續改善,市場將迎來報復性的上漲,而近期EIA能源周報顯示原油庫存狀況正在改善中。
NYMEX截至11月9日的CFTC輕質原油持倉顯示,非商業持倉凈多單為14萬余手,多頭持倉高于空頭近10個百分點。非商業持倉的凈多頭頭寸較穩定,資金整體上看好原油后期走勢,但大舉介入需要事件催化。
筆者認為,原油后市易漲難跌,80美元一線很難跌破。
強勁的需求仍然是PTA走強的最大支撐
短期下游強勁的需求仍然是PTA最大的支撐。前期PTA和MEG上漲時,下游聚酯產品跟漲很及時,而PTA和MEG下跌后,聚酯產品價格表現相對堅挺,下挫幅度明顯小于原料價格,也就是說,在本輪過山車行情中,聚酯企業利潤得到進一步強化,短纖當前價格在18700元/噸左右,與最高峰下調幅度不足1000元/噸,利潤在6000/噸以上,接近30%的毛利率可以用“暴利”來形容;長絲POY價格在14800元/噸左右,利潤也在4000元/噸左右。在這樣的產品價格結構中,聚酯企業對PTA的需求幾乎是硬性的,唯一限制PTA消費的只有產能。
前期幾家主要的PTA生產商因不同原因停產,包括遠東、逸盛、佳龍的產量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當時恰逢下游強勁的消費,PTA一時間內“洛陽紙貴”,下游聚酯廠家追漲行為又相互強化,形成了一波暴拉行情。如今市場相對平靜,PTA供需偏緊問題重新浮出水面,雖然近日PTA價格重心有所下移,但貿易商出貨意愿并不強烈,低價惜售的現象很明顯。
筆者認為,在下游暴利的情況下,PTA價格有剛性支撐,而且這種支撐作用短期內并不會松動——棉花/滌短比價還在高位,滌棉替代作用還在發揮作用,即使后期短纖、長絲產品跟隨棉花價格有所下滑,在聚酯產品過高的利潤下,價格仍舊有較大的回落空間,而PTA消費不會受到過多影響,將維持在高位水平。
平穩的供需力量不會影響到價格均衡,對價格起作用的是供需的變動,年底之前還有近200萬噸聚酯產能相繼投產,原材料備庫將進一步加大對PTA的需求,在當前供需相對偏緊的市場中,這種額外的需求將對價格起到多大的拉動作用值得關注。
總之,前期PTA連續漲停帶著非理性的成分,暴拉后回歸常態應屬正常,大幅波動后,市場各方都需要時間來適應PTA新的核心價值區間,短期不排除PTA價格會跟隨商品市場繼續調整。但筆者認為,調整幅度將極為有限,大的經濟周期和PTA供求結構使得我們仍舊看好PTA的中期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