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上海火災事故發生,距今已經十一天。隨著事故原因曝光,外墻保溫聚氨酯材料被推倒了風口浪尖,公眾指責形成一邊倒的風向。浙江省甚至表示,近期將發文,全省外墻保溫將停止使用聚氨酯泡沫材料。而據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回應,從現場照片和視頻資料來看,進行過聚氨酯保溫特別是進行過砂漿找平處理的10層以下區域,保溫層基本完好,甚至沒有出現過火現象。對此,中國阻燃學會秘書長、阻燃專家周政懋老師表示:“實際上,聚氨酯材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真正有罪的是不合格的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作為墻體節能保溫材料是國際發展大方向
硬泡聚氨酯是新一代的建筑節能保溫材料,導熱系數是目前建筑保溫材料中最低的,具有穩定性好、易于施工、環保等諸多優點,是實現我國建筑節能目標的理想保溫材料。在國外,聚氨酯作為外墻保溫材料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廣泛運用。周政懋表示,聚氨酯作為墻體節能保溫材料是國際發展方向,是未來節能建筑大趨勢。“上海市委市政府這次對高層建筑節能改造的決定是沒有錯的,是符合大方向的。”
不同的聚氨酯種類的燃燒性能是不同的,如最常見的聚氨酯泡沫,也分為軟、硬泡、半硬泡等,其燃燒性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類泡沫,根據配方不同,其燃燒性能也是不同的,按照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規定,可以達到B1難燃、B2可燃、B3易燃三種,并不是所傳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品。我國各個行業根據不同場所的標準規范要求使用不同阻燃級別的聚氨酯泡沫。我國《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版)規定,十九層及十九層以上的高層住宅,建筑耐火級別應該達到一級。
不合格聚氨酯材料是上海火災事故根本原因
據公布,上海火災是無證電焊工違章操作引起的。“其實上海火災與電焊工的關系不大,關鍵的問題,在于不合格聚氨酯材料!”周政懋說:“施工方在對聚氨酯泡沫做磨平處理的時候,聚氨酯邊角料和碎片落在腳手架上,電焊的火花引燃邊角料形成火災。”這里面就隱藏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用于此次大樓保溫工程的聚氨酯是否合格。如果聚氨酯材料是符合國家阻燃等級B1,達到難燃級別,那么,電焊火花即使落在這些零碎的聚氨酯材料上,也不可能引燃,更不可能引發這次特大火災事故。歸根結底,不合格聚氨酯材料是上海火災事故的根本原因。
據李建波介紹,上海失火大樓外墻保溫采用的是硬泡聚氨酯噴涂薄抹灰結合EPS板薄抹灰保溫系統,那么,此次施工中采用的聚氨酯和聚苯板是否真如周政懋所說,存在著不合格,阻燃級別達不到國家標準的情況?
據調查,這次節能環保工程中,施工方一共采用了三個公司的建筑節能環保材料,分別是由由上海亮迪化工科技公司生產的“LD—R型抗裂無機保溫材料”和聚氨酯(PU)材料,上海大道包裝隔熱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聚苯乙烯泡沫(也俗稱聚苯板,EPS)和日本聚氨酯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的多苯基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PAP,也屬于PU——編者注)。而這三種材料除了“LD—R型抗裂無機保溫材料”為不燃材料之外,其余皆為易燃材料,其中PU的燃點僅在130度左右,與普通紙張相同,而EPS的燃點是346℃,僅比木料燃點高一點兒,而PAP的燃點為218℃,以上三種材料均為易燃物品,為此次“11·15”大火迅速蔓延,短時間造成多人傷亡之導火索。這證實了周政懋的說法。
但,如果真如周政懋所說,施工時使用的是不合格聚氨酯材料,為什么恰恰進行過聚氨酯保溫層處理的10層以下未出現過火情況呢?周政懋說:“這與火焰燃燒特點有關。”火焰燃燒時,是表面燃燒,未過火的10層以下區域已經進行了砂漿處理,砂漿屬無機材料,不燃。因此10層以下保溫層基本完好。
聚氨酯前景廣闊不會退出市場
如果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難燃聚氨酯材料,這次特大火災事故就可以避免。聚氨酯材料在國外的興起和大量使用,證明了聚氨酯材料在用作外墻保溫上的可行性和諸多優勢。雖然此次事故導致聚氨酯材料飽受質疑,周政懋認為,聚氨酯材料不會因此而退出市場,只要按照規范來,聚氨酯的前途是非常廣的。“如果一個人拿把菜刀殺了人,難道會因此禁止銷售菜刀嗎?”周政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