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創新高的棉花價格對PTA市場提振有限,PX價格的快速上漲才是推動其上行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若美聯儲“二次量化寬松”政策低于市場預期,那么包括PTA在內的大多數商品都將面臨一波較大級別的下跌。
棉價上漲提振有限
棉花價格的快速持續上漲對PTA價格的提振有限。從走勢上看,下半年以來棉花期貨價格已經接近翻倍,而PTA漲幅卻為25%左右。
棉花與PTA主要區別在于棉花是季節性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非常大,從時間跨度來說,一年內棉花具有稀缺性;而PTA是連續化生產的,供給不成問題。另外,雖然PTA產業鏈下游的滌綸短纖在紡織上和棉花具有替代作用,但替代作用不強。因為滌綸的服用性能和棉花存在較大區別,消費者更喜歡棉質服裝帶來的舒適性。還有就是,采購商在采購滌棉混紡織物時,對混紡比例都有一定規定,供應商必須提供檢測機構出具織物檢測報告,因此,紡紗廠并不會由于棉花價格大幅上漲而隨意改變滌棉混紡比例。如果滌綸短纖和棉花替代作用非常強,那么必然推動PTA價格上漲。事實上,棉花和PTA走勢表明,替代作用較弱,因此只能說棉花價格的高企對PTA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下游聚酯漲勢緩慢
紡織品內外銷量增長和紡織旺季的拉動,推動了PTA下游聚酯纖維價格的上漲。但相比九月份漲幅來說,十月份聚酯纖維漲幅明顯縮小。其中,十月份滌綸POY僅上漲550元/噸,DTY上漲650元/噸,FDY上漲300元/噸,短纖上漲1000元/噸,分別低于九月份漲幅1150元/噸、1050元/噸、850元/噸和2080元/噸。可見,聚酯纖維漲勢趨緩。
從PTA整個產業鏈各環節價格承受能力來說,聚酯纖維的漲勢難以長期持續。目前,化纖廠利潤豐厚,但下游織造廠卻面臨原料上漲帶來的重重壓力。PTA工廠和化纖廠以規模化企業為主,具有較強定價權,而下游織造廠以中小企業為多,定價權較弱,難以將成本轉嫁給服裝廠,或者說將成本轉嫁給終端需要漫長的時間。紡織服裝的冬季訂單主要在秋季完成,隨著紡織旺季的結束,終端對聚酯纖維的需求減少,價格也將面臨調整。
上游PX快速上漲
由于十月份原油價格上漲幅度微乎其微,因而PX價格的快速上漲才是推動PTA價格的主要原因。
在十月份,中纖網PX外盤價格由月初的1048美元/噸上漲至1255元/噸,漲幅10.2%。而同時期里原油價格主要維持在80美元/桶上方震蕩,因此PX的大幅上漲并非由原油價格變化引起,主要原因還在于國內兩家大型PX裝置由于故障停產檢修而造成的PX短期供給緊缺。然而,由于裝置故障而停產檢修的裝置終將要重啟,一旦生產裝置故障排除而重新開車,供應趨緊的狀況將有所改變。據報道,中國福佳大化石化70萬噸的PX產能裝置已于10月末重啟。因此,后期PX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大幅縮小,漲價帶給下游的壓力需要消化,技術上回調需求也越來越強。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包括中國、澳大利亞以及印度等國采取加息措施,此外,美聯儲議息會議后,若“二次量化寬松”政策低于市場的預期,則大多數商品將面臨一波較大級別的下跌,屆時PTA也將難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