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趨勢和需求分析
“重點研究開發滿足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發展需求的高性能復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復合結構部件的制備技術”,已納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制造業領域的基礎材料的優先主題。
隨著我國加入WTO,一方面,在復合材料民品市場上國外生產原材料、設備及復合材料的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為我國帶來了較先進的原材料、工藝技術及產品,另一方面,先進復合材料是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的關鍵材料之一,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實行嚴格限制,只有通過自主創新解決。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建成30個10萬千瓦級以上的大型風電項目、加快鐵路運輸、建設鐵路新線1.7萬km,加強水污染防治,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實施科技強軍等宏偉藍圖,為復合材料在節能、節水、水處理、風電、環保、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展示了可預見的巨大市場空間。
國家投資4萬億元,拉動經濟、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國十條”措施,以及各地方政府及行業相繼出臺加大投資規劃,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削減碳密度40%~45%”,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發展戰略,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能源、交通、水利、建筑等新項目增多,給行業發展又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發展目標
以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拓展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風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海洋石油開發、智能電網建設等高端市場的應用。
到2015年,“十二五”期間,每年保持9%的增長幅度,復合材料產量達到600萬噸,其中熱固性復合材料產量達到370萬噸,熱塑性復合材料用量達到230萬噸。
通過技術進步促進復合材料產業升級,使我國復合材料產業由生產大國向復合材料強國邁進。實現機械化成型設備整體制造水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產品的機械化成型率達到75%以上,比“十一五”提高5~8個百分點;產品制造水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重點發展與基礎設施和建筑、能源及環保、交通運輸及航天航空等相關的復合材料系列產品及其裝備制造。特別注重新能源領域、海洋石油開發領域、電力建設領域、環保領域,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為代表的先進復合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