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于“十二五”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是紡織工業深化調整升級、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是推進紡織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根據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部署和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綱要》明確提出了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的指導思想,這就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到2020年實現紡織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作用,提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整體技術素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建成紡織強國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綱要》提出的指導思想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貫徹了國家“十二五”總體規劃“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要求,使紡織工業科技進步有了正確方向和基本準繩;二是強調了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作用,彰顯了科技與人才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突出地位。
圍繞指導思想,《綱要》提出了“十二五”紡織行業科技進步的基本思路即16字方針,這就是:重點突破、全面提升、健全機制、著眼未來。具體解釋如下:
重點突破,針對當前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加大研發力度,攻克一批共性關鍵技術,提高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全面提升,在全行業范圍內,推廣一批具備較廣泛適用性的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加快產業升級;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的作用和經濟、法律的手段,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提高行業整體技術素質。
健全機制,在行業中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為提高創新能力提供動力和支撐。
著眼未來,把握世界紡織科技發展趨勢,提前部署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為行業未來科技發展夯實基礎。
在綜合考慮國內外紡織科技發展趨勢和條件的基礎上,結合紡織科技強國建設的目標,《綱要》提出了“十二五”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的主要目標,具體包括六個方面:
(一)加強紡織基礎理論研究,掌握一批高新技術纖維開發應用和先進紡織裝備研發制造的核心技術,成為世界上自主掌握紡織高新技術的主要國家之一;
(二)主流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在節能減排全面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的基礎上,大規模實現清潔生產,基本建立循環經濟體系;
(四)主要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中的前三分之一企業)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技術和產品研發、檢測中心完備,擁有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5%;
(五)行業信息化技術開發和應用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管理和營銷模式的現代化;
(六)生產效率繼續提高,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生產率比2010年提高1倍。
《綱要》提出的“十二五”行業科技進步的發展目標,既抓住了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工藝裝備、節能減排、信息化建設等我國紡織工業亟待提升的關鍵領域,也對提高重點企業研發投入、行業生產效率明確了量化目標。這就使紡織工業科學發展的主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線更加突出,并有了具體的要求和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