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二次加息預期增強及管理通脹組合拳頻繁出擊的恐慌打壓下,膠價一瀉千里。目前滬膠主力1105合約價格不僅退出了33000高價時代,周二盤中更是最低摸至29500點。筆者認為,短期在加息陰影的籠罩之下,膠價弱勢調整行情或將將繼續;但中長期來看,受全球天膠供應減少及車市產銷熱潮延續的支持,膠價將進入慢牛通道。
高價天膠令輪胎業陷入困境
從今年10月中旬開始,國內天膠價格陡然跨入了3萬元歷史新時代。高高在上的天膠價格令國內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直線上升,盈利空間不斷縮小。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說,目前高價的天膠已經造成輪胎企業經營困難,可能到了歷史上最困難的時刻,輪胎企業的效益已降到最低水平,利潤率低于3%,企業不能運轉。中橡協統計數據表明,我國輪胎重點企業的利潤正在快速下降,今年上半年利潤同比下降了9.4%,三季度同比降幅驟增至21.4%;43家會員企業中11家虧損,虧損面達到26%。
雖然行業利潤在逐漸降低,但我國輪胎出口需求已經保持較高的水平。據青島海關最新數據統計,前3季度山東口岸出口輪胎8969萬條,比去年同期增長26.8%;價值35.6億美元,增長48.6%。所以,高企的天膠成本推動著國內輪胎行業整合的步伐。通過此次產業整合,低價格惡性競爭的現象或將從此結束,我國輪胎行業有望迎來有序競爭、健康發展的新未來。
國內車市產銷熱潮仍將延續
全國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乘用車銷量115.93萬輛,環比下降0.9%,同比增25.3%;10月份乘用車產量119.23萬輛,環比下降2.9%,同比增長22.6%。不過相關人士指出,10月份產銷量環比出現負增長符合我國車市正常波動的規律。而11月份,由于沒有法定產假,且三項優惠政策即將截止,國內汽車產銷量極有可能再次走高。此外,年底和明年年初又是私家車購買高峰的啟動期,所以2010年全年車市銷量突破1770萬輛應是毫無懸念。
但相對火爆的車市,全球天膠供應卻在不斷減少。由于天膠具備農產品的生產特質,所以從季節上看,進入12月份后我國海南和云南兩大產膠區都將進入停割期,而冬季也不是東南亞主要產膠國的產膠旺季。上周四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稱,大雨將導致其成員國11-12月天膠的產量減少4.5%,并令價格保持在紀錄高位附近。需求旺盛,而供給減少,全球膠價勢必再次迎來上漲的良機。
綜上所析,雖然近期管理通脹的調控政策,以及輪胎行業虧損經營的困境將天膠推向了風頭浪尖,膠價因此“跌跌不休”。但政策調控是為了保證國內經濟良性發展;此外,冬季全球天膠供應將逐漸減少,而國內車市產銷依舊火爆,供需偏緊的格局并沒有得到改善,因而我們認為未來滬膠將進入緩慢趨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