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研發投入“更多創新更少行政”
2010-12-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拜耳 聚碳酸酯
二樓靠窗,半臺轎車模型(僅僅是轎車的后半部分)被陽光映射著散發出彩色眩暈,車位的BMS標志格外醒目。這不是寶馬,轎車模型也并非出自任何一家汽車制造商,BMS只是拜耳集團旗下拜耳材料科技的字母縮寫。
拜耳材料科技創新機構議事會主管漢斯·恩格斯相信,他們正在著手進行的系列研發,準確地踩著全球減排趨勢主旋律的重音部分。
根據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最新發布的年度碳預算顯示,雖然受經濟危機和全球GDP整體下降的影響,但200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08年相比僅下降了1.3%。
漢斯認為這正是拜耳可以大顯神通的空間,他舉汽車為例,“在陸地運輸方面現有技術能夠使車重減輕10%,從而使燃料消耗降低約5%,而輕質復合材料更能使車重減少達30%。”
12月8日,拜耳集團董事會主席馬爾金·戴克斯(Marijn Dekkers)說,“2010年,我們將研發投入提高到創紀錄的31億歐元。”而將來的研發投入可能會更高,戴克斯為之不惜減少行政開支,“這些計劃將輔之以效率提升與成本提升的手段。這背后隱含的讖言是:更多創新更少行政!
“氣候計劃”切入口:“材料科技”
不久前,加入拜耳不滿一年、任管委會成員的戴克斯還是一些拜耳人戲稱中的“拜耳最貴的實習生”,接觸并熟悉著拜耳的各項業務,但10月1日他接過前任董事局主席Werner Wenning的權杖“轉正”之后,旋即發出全力以赴創新的果決號令。
12月8日在萊茵河畔的勒沃庫森鎮召開的“2010年拜耳創新前景”新聞發布會上,戴克斯說:“多年來,拜耳的研發預算在德國化工和醫藥行業中始終首屈一指……在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的為研發工作提供鼎力支持。未來的一年中,我們計劃繼續提供與2010年創紀錄的投資相對應的研發預算!
2010年的31億歐元研發投入,對于拜耳也不是小數目,相當于2009年營業收入的一成。戴克斯為何如此激進?
“現在全球近70億人口,到2050年據信會增長到90億,”戴克斯反問道,“這具體意味著什么呢?”更多的醫療、更多的食物以及更有效率地利用能源與資源,這位搞了一輩子研發的前化學工程師認為,這些不會憑空地冒出來,只能通過研發來解決,“我們的醫藥產品線種類繁多,目前有50多個項目處于臨床階段。作物科學業務子集團在2000至2009年,推出了23種全新的作物保護活性物質,2012年底前還將推出6種。”
“我很欣賞拜耳材料科技的口號:從大趨勢到生意”,戴克斯發愁的反而不是錢,而是足夠多的聰明人。
戴克斯設想的鼓舞科研的手段包括告知學生們,科研人員的收入不亞于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而在小范圍的交流中,他說:“我不明白銀行家們為何得到那么高的收入!北澈蟮臐撆_詞是,對比所作出的貢獻,研究人員比銀行家們更配得上高報酬。
“我相信任何可持續發展都必須是經濟性的、社會性的。”主管可持續發展的拜耳集團董事會成員普利思博士(Dr. Wolfgang Plischke)說,好的節能減排項目不會減少公司的利潤。
2007年,拜耳集團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啟動“拜耳氣候計劃”,而作為計劃的一部分,拜耳集團當時就宣布其在上海漕涇的TDI生產基地將在全球率先采用氣相光氣法生產TDI(甲苯二異氰酸酯),以支持中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我們是全球第一家這么做的化工企業,當時我們說在漕涇建一個全世界最先進的裝置,別人都覺得我們可能瘋了”,普利思微笑地回憶起這段爭議,“結果怎么樣呢?我們降低了30%-40%的能耗,我們的TDI在中國有很好的市場份額!
太陽能飛機劃過夜空
戴克斯面對全球記者侃侃而談的前一天,張琳正在忙于為一支來自中國的訪問團做著講解。這位6年前來到德國的河南姑娘,可以嫻熟地用德語、英語和中文為不同國家的訪問者導游拜耳科技館和拜耳化工園區。
“高壓的氧氣在快速上升中爆裂,塔中的微生物就更好地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反應。”本科英語專業、碩士企業管理專業的張琳如今可以惟妙惟肖地講解拜耳的科技對于全球面對的實際問題有多大的作用。
而更廣泛地看,拜耳集團這家發源于1863年的百年老企業希望將自己“科技改善生活”的口號更輕盈地出現在全球視野中。
“你知道我們那架飛機吧?” 普利思指著拜耳科技館懸掛著的一副機翼頎長的白色飛機問道。今年的7月7日,完全由太陽能驅動的“陽光動力”項目飛機成功地完成了首次夜間飛行。這架超輕型飛機在完成了共計26小時的飛行,成為首架完全由太陽能驅動、無燃料晝夜飛行的載人駕駛飛機。
這架僅重1600公斤的飛機在駕駛艙覆層、發動機罩和機翼上覆蓋著,來自基于拜耳科技原材料制造的超輕型聚氨酯泡沫,而駕駛艙玻璃窗上也使用了來自拜耳材料科技的產品,其中包含了超薄而強度高的聚碳酸酯薄膜。
聚合物的節能魅力
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運輸部門,在排放源中位居第三,漢斯認為,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排放完全可以通過拜耳材料解決通過用聚合物來替換車輛中能源密集的鋼鐵和玻璃成分,不僅能夠降低能源密集度,減少生產耗能,同時還能減輕車重。而這些都意味著能耗與排放的降低。
當一輛布加迪威龍16.4GrandSport敞篷超級豪華轎跑車的車主馳騁在公路上時,他很難想到陽光透過的透明全景車頂使得這輛車的重量明顯比玻璃車頂更輕,而因為應用了新一代紅外吸收色彩,灰色調能過濾陽光中的紅外輻射,與玻璃相應的紅外色達到相同效果,因此在陽光下汽車的內飾也不會明顯變熱,車主也無需太多地使用空調。
這正是拜耳材料科技悄悄發揮作用的領域。通過車頂以及采用聚氨酯系統制成的復合材料生產輕質而堅硬的許多車身部件,拜耳科技僅從試圖節能的汽車行業中就贏得了13.5億歐元收入。
針對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200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08年相比僅下降了1.3%的數字,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氣候系統數學建模教授皮埃爾·弗里德令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n)表示:“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量不及一年前預計量的一半!倍c此同時2009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卻創下歷史上第二高數值,達到308億噸,僅次于2008年的排放量。
化學產品離不開聚合物,而如果這些二氧化碳能成為聚合物的原材料呢?
今年5月,拜耳在勒沃庫森化學園區建設一家試驗工廠作為“夢幻生產(Dream Production)”計劃的試探,而該計劃探索的正是將二氧化碳從威脅變成有用的成分。
普利思對著一幅陽光普照下的農作物和一幅象征著化學反應的蛛網示意圖說,這類具有重大意義的項目,拜耳歡迎全球研究者的協助,2009年拜耳研究投入中有22%,6億歐元,投入到外部的技術合作中。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