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鏈恐一漲到底
正如硬幣有正反面,面對油價上漲,有人歡喜就有人憂。對于另外一些化工企業來說,其成本必將大大提升,也將因此受到損傷。
石油產業鏈上的產業將再次進入冬季。
記者日前采訪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舒朝霞了解到,中石化是國內最大的原油加工企業,年原油加工量將近2億噸,其中進口原油占60%以上。根據她的分析,此次國際油價漲到90美元左右,如果國家發改委不上調現有成品油價格,中石化煉油板塊將出現虧損,這將嚴重拖累中石化的整體效益。
據舒朝霞分析,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石油需求的影響逐漸消退,世界石油需求將出現快速增長,國際油價將重拾升勢,目前已從2009年初最低時的38美元漲到90美元左右。原油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其價格漲跌對其他大宗商品具有一定帶動作用。此外,此次國際油價重新站上90美元,無論國內成品油價是否調整,對一些石化子行業都是不利的。從原料成本來看,受影響較大的產業將首先是煉油產業,然后是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純苯、甲苯、二甲苯)等原料型產業,接著將波及塑料、合成橡膠、苯酚、丙酮、乙二醇、苯乙烯等下游產業。另一方面,成品油漲價將在增加運輸成本方面拖累所有生產企業。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國內柴油供應吃緊,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上升,將加重柴油緊張局面。因為國內地方煉油企業將會出現成本倒掛,他們肯定要停產,這部分產能占到中國煉油總產能的1/5。同時由于能源比價關系,油價上升將會帶動天然氣、煤炭等主要能源漲價。
不少業內人士還具體分析了相關的化工子行業。
化工物流。其實,自從今年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提高汽、柴油價格之后,化工企業成本就有所增加,物流成本更是首當其沖。“國家提高成品油價格后,企業每月至少須多支付上萬元的燃油費用支出。”福建一家化工物流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以公司30輛的集裝箱掛車、平均每天運輸200千米的里程計算,整個企業日均消耗2100升柴油,此番調價后,企業每天須多支付將近400元的燃油費。而這位負責人表示,上升的成本將轉移至下游用戶化工企業。而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他們的成本還可能繼續上升。
化纖。業內人士分析,油價上漲對化纖行業的影響比較直接。比如,乙二醇、聚酯切片、滌綸聚酯、錦綸直接受油價的影響,這幾種原料的價格幾乎完全是由成本推動的。油價上漲對于下游企業來說直接的影響是成本增加、利潤降低,如果不能有效轉移出去,相關化工企業將面臨經營困難。雖然成本具體提高多少要依據企業今后的業務量而定,但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油價上漲,原材料購進成本將會跟著升,今后企業生產性流動資金也可能隨之增加,這加大了經營風險。
涂料。據了解,從11月下旬開始,國內油漆和涂料的價格上漲了5%~10%,而其漲價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油價格上漲。據了解,油漆、涂料的原材料大多為石油化工產品,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近期,由于主要原材料化工溶劑、合成樹脂、鈦白粉等價格均有明顯的上漲,各品牌油漆、涂料都全線漲價。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國際油價的高漲,國內涂料企業的成本將有望繼續上升。
當然,業內普遍認為,雖然國際油價如此之高,但由于通脹預期等各種因素,國內汽、柴油價格立即進行調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專家提醒相關化工企業盡早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