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近身競爭 本土模具產業危機凸顯
2010-12-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模具
日前在浙江黃巖舉辦的中國模具基地產業升級論壇上,有關專家提醒,洋模具巨頭加速進軍中國市場的新一輪戰役已經發動,本土模具工業因“先天不足”而危機凸顯。在與洋模具的“近身競爭”中,本土模具工業亟須加快技術品牌升級。
模具協會負責人表示,模具制造是一切制造之首,被譽為‘工業之母’。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和通信等產品中,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目前,深圳周邊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中國塑料模具工業最為發達、科技含量最高的區域。今后幾年,隨著全球制造業重心加快向我國中西部為轉移,這一地區有可能在10年內發展成為世界模具生產中心。國內浙江東部的余姚、寧海、黃巖溫州等地區的塑料模具工業發展也非常快,從來人員達到10萬余人,模具年產值70億元。
近年來,發達國家的模具企業向我國轉移呈加速趨勢。去年5月,日本排汽車模具制造商富士工業技術株式會社與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共同組建的三井富士汽車模具有限公司在山東煙臺正式簽約落戶;美國科爾亞洲公司與我國東風汽車模具公司合資建立“武漢東模具標準件模具標準件有限公司”,科爾亞洲公司占63%股份。去年7月,日本從事模具生產的ab公司首次與我國臺灣地區個人電腦外圍設備廠商赴上海建廠,電話模具產品。國際模具巨頭芬蘭貝爾羅斯公司投資建模具制造廠不久前正式投入使用,該廠完全按照歐美標準建造,首期投入6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為電信、保健、電子和汽車等行業提供高端模具產品,同時具備測試及驗證能力。歐盟、韓國、新加坡的模具企業也密集組團來我國考察,尋求進駐區域和合作伙伴。
模具業重點走向
模具業與其他行業的發展可以用唇齒相依來形容,因而模具業整體水平的提升與相關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目前中國模具產品主要還是以中低檔為主,技術含量較低,高中檔模具多數要依靠進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相關行業缺失核心技術。
1、半導體封裝模具走向自動化
半導體封裝模具業對模具的要求是:一是要求精加工模具,目前電子產品不斷集成化、小型化,產品趨向高端,尺寸也越來越小,封裝體越來越薄,這對封裝要求越來越高,對模具精度要求很高。
2、連接器對模具制造業要求高
連接器作為傳遞信號的端口,在各行業如手機、電腦、程控交換、家電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國外廠商占據高端連接器市場,國內廠商還是以低端為主,這部分是受到連接器模具業水平的影響。因連接器模具涉及注塑、端子沖壓、電鍍等方面,國盛主要做端子沖壓模具,產品包括手機SIM卡端子模具、電腦CPU插槽STOCK端子模具、電器類端子模具等。
3、設備、標準化發展更上層樓
在模具標準件領域,國內已有較大產量的模具標準件主要是模架、導向件、沖頭等,汽車模具用含油導板、斜楔等。據了解,目前中國模具標準件在模具中的使用覆蓋率只有40%,而在歐美等國則達到了70%。標準化成為模具業發展的新趨勢,模具業要擴大模具標準件的品種,提高其精度,提高生產集中度,實現大規模生產。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