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稅:助推聚氨酯企業走低碳道路
2010-12-9 來源:環球聚氨酯網
關鍵詞:聚氨酯 環境稅
據了解,環境稅征收方案目前已獲得國家財務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三部門通過,已上報國務院。此次上報的環境稅征收方案將首先對二氧化硫和廢水兩個稅目進行征收,有關專家認為,相關政策方案最快明年出臺。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有關人士透露,此次環境稅的征收主要針對工業企業化學需氧量的排放,征收方式遵循“費改稅”方式逐步進行。設計方案充分考慮了我國排污企業實際情況和稅收征管實際,不會對企業造成額外負擔。
相關人士表示,做為世界第一聚氨酯生產和消費大國,環境稅對于聚氨酯產業有著制約和積極推動的作用。他說,聚氨酯的主要原料MDI、TDI在作業環境中的散發后與大氣中的水分起反應而被破壞,生成胺與二氧化碳,對人體造成傷害。但由于其在生產中的不可替代性,企業只能通過制訂嚴格的環保標準,改善技術,采取有效的后處理,來改善工業生產中制造出的有害氣體殘留量。
環境稅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大成本壓力,那么落后產能將被逐漸淘汰。行業內具有規模和技術優勢的化工企業競爭優勢將逐步體現,而那些污染治理能力強、科技水平高的化工龍頭企業將具有更多發展空間。
有報道指出,聚氨酯的下游如皮革、涂料等產品,在應對環境稅時,應減少供應或改變原料投入的結構組合,進行技術革新和資本輸出,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環境稅出臺之前,長期以來,國內外聚氨酯企業已經開始采取相應的節能減排措施。近幾年,隨著低碳綠色理念的深入人心,國內聚氨酯企業山西三維、甘肅銀光、滄州大化、煙臺萬華等企業均在環境保護方面不斷創新科技,加大節能減排力度。而國外聚氨酯企業巴斯夫、陶氏、拜耳、杜邦等也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人員表示,環境稅的完善會對聚氨酯整個行業起到積極地帶動和規范作用。在聚氨酯產業快速發展時期,實現保護環境和健康發展經濟的雙重目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