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一。印尼2009年天然橡膠產量為259萬噸,比2008年下滑了5.7%。目前印尼橡膠產業發展重點是調整結構、改善和更新橡膠樹、提高本國橡膠消費量。據印尼橡膠業協會主席阿斯里爾介紹,調整結構、限產減產政策將延續到2014年。另外,他建議政府制定政策減少中國-東盟自貿區對橡膠產業的負面影響。
印度尼西亞是僅次于泰國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膠出口國,天然橡膠出口量約占其產量的85%。天然橡膠出口的主要品種是SIR20,標準膠所占比例逐年增大,高達95%以上,而煙片膠所占比例逐年減少。出口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由新加坡的營銷商采購,產品標準執行印尼標準;二是大跨國公司到印尼廠家直接定點采購,產品標準可以由用戶提供,按需生產,保障需要。印尼天然橡膠出口的主要國家包括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韓國等。印尼中央統計署2009年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橡膠和橡膠制品出口額從2008年的5.326億美元減少到了2009年的4.629億美元。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預測,2010年印尼的天然橡膠出口量有望達到230萬噸。
印尼重視橡膠加工能力的建設。近3年新增了本地或外資投資的20多家橡膠加工廠,蘇門答臘、爪哇一帶主產區都有強大的加工企業集群,巨港和棉蘭兩市的天然橡膠加工能力在120萬噸以上,企業規模都較大,年生膠加工能力2萬~6萬噸,平均為5萬噸/年。
阿斯里爾表示,由于預期全球汽車制造業不會在2014年前完全復蘇,因此印尼的天然橡膠業在這之前都將繼續減產。印尼政府更是借限產之機設法提高該國橡膠的質量。印尼貿易部官員阿里夫說,印尼政府和相關行業已達成協議,給本國市場上的橡膠產品制定更高的質量標準,其主要內容是降低產品中雜質的含量。印尼在制定新橡膠質量標準,尤其是雜質含量標準時,參考了其他國家的相應標準;此舉將提高印尼產品的競爭力。印尼生膠質量穩定,多為米其林等大跨國輪胎公司所直接采用。
目前,印尼的很多農民都在利用減產的機會更新橡膠林,砍去老樹,種植新的橡膠樹,這一更新工作很可能會持續到2014年,印尼的橡膠產量將因此而減少。但是由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啟動及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該國2010年天然橡膠產量將有約5%增長,出口量將增長10%左右,達到230萬噸。在降低產量的同時,印尼政府也在設法提高天然橡膠需求,尤其是提高國內市場對該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量。目前,該國每年僅消費其天然橡膠產量的15%,遠低于馬來西亞的40%。為增加本國消費量,印尼政府積極發展橡膠產業,新上輪胎、乳膠等項目,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本國的輪胎制造業等橡膠業下游產業。
阿斯里爾稱,中國生產的輪胎售價為95美元/條,印尼生產的輪胎售價為127美元/條,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在中國-東盟自貿區開啟后,印尼的輪胎產業很難與中國同行競爭。
隨著中國市場消費量的攀升,印尼對中國的天然橡膠出口份額也在迅速提升。針對中國對印尼橡膠采購量增加及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的實施,專家建議中國輪胎企業創造條件,仿效米其林,定點、定標準直接采購,即實行集團采購;對中小企業用膠,可通過信譽好、實力強的營銷公司,實行聯合采購,讓印尼加工廠按中方所需的標準加工;同時,也可以通過國內已建立起來的貿易市場,吸引印尼廠商到市場設點,直接供應,建立不通過第三方的新型采購體系,以保證天然橡膠的品質和貨源穩定,降低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