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化企加快布局
為了在印度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搶占先機,包括朗盛、巴斯夫、拜耳、科萊恩、亞什蘭、道康寧和杜邦公司等在內的跨國化工公司都已在印度設立了子公司,并加大投資力度,搶先進行業務布局,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投資步伐也沒有放緩。
德國拜耳公司表示,印度對其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拜耳將繼續投資印度市場。2008年拜耳公司在印度的銷售收入達到創紀錄的約4億歐元,雖然2009年的銷售收入受金融危機和印度貨幣對歐元貶值的影響有所下滑,但該公司預計未來幾年拜耳在印度的銷售收入將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
道康寧印度公司表示,當前印度有機硅消費量還很低,這對其來說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機會。道康寧中東、南亞和非洲區域總裁Jean-PaulMollie指出,當前西方國家人均有機硅消費量是印度的6~7倍。未來5年,道康寧在印度的營運收入將是GDP增長速度的兩倍。道康寧公司看好印度汽車和太陽能工業應用前景。Mollie表示,太陽能產業正在獲得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印度汽車工業的有機硅消費量相對于西方汽車工業來說非常小,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朗盛印度公司正在印度的Jhagadia新建離子交換樹脂和橡膠化學品裝置,總投資5000萬歐元。該裝置將在今年試運行。朗盛印度公司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15億歐元。
亞什蘭印度公司的業務主要包括水處理技術、性能材料和功能材料等,目前該公司正在尋機擴大這些業務。亞什蘭印度公司總經理表示,亞什蘭赫克斯水處理技術全球商業化公司已經將印度水處理和造紙化學品市場作為其長期投資的一個重要增長市場。
杜邦公司2008年在印度實現銷售收入約5億美元,印度已是其在亞太地區的第三大市場,同時也是全球第十大市場。杜邦印度公司總裁BalvinderKalsi表示,公司的目標是盡快實現在印度的銷售收入達到10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