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道爾頓開發出新型石油勘探用傅立葉變換質譜儀
挪威北海油田集團(North Sea oil)在2010年年初表示,已經開發出新的基于傅立葉變換質譜儀為基礎的油田化學方法,以幫助石油勘探。 該方法是與布魯克•道爾頓公司共同研制的。
漢米森教授(Hemmingsen)說,他的團隊從北海原油中抽提出酸性組分,利用布魯克道爾頓公司的傅立葉變換質譜儀分析表明,90%是羧酸類化合物,分離出石油酸后,原油表面張力增大,油包水型乳化液的穩定性增強。加拿大油砂瀝青形成的油包水乳液中,油濃度高的乳液表面富含S1、酸性O2和O2S1、堿性N1和N1S1雜原子類,含油濃度低的穩定乳液界面富集酸性O2、O4和O3S1雜原子類。
斯坦達弗教授(Standford)說,他的課題組利用布魯克道爾頓公司的傅立葉變換質譜儀研究了9種不同地質來源的輕、中、重質原油,盡管各種原油雜原子組分布互不相同,但是具有相同API度的原油具有相近的O2和O4S1原子組相對豐度,重質油中O2高而O4S1較低,輕質油則相反。負離子檢測到的含氮化合物豐度與乳液界面吸附性沒有明顯的相關性,而所有正離子檢測到的含氮化合物富集在油水界面。由于雜原子化合物是影響油水界面性質的最主要因素,而ESI FT-ICR MS又是分析復雜基質中雜原子烴類化合物的重要手段,雖然目前尚無3次采油等領域的應用報道,但有理由相信該方法將為油田開發過程理論研究提供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持。
石油開采和儲運過程中容易出現因瀝青沉積而使油管堵塞的現象,FT-ICR MS分析結果表明,壓力降低時一些縮合度較低而分子極性較強的OxS1(x= 2~5)、O2、N1S1、N1S2及O4S2等化合物絮凝形成瀝青,這些瀝青與溶劑沉淀瀝青質的組成存在較大差異;Schaub等[58]利用FT-ICR MS分析油砂瀝青開采中換熱器不同部位沉積物的組成,為結焦機理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布魯克道爾頓公司長期研發石油開采用高分辨質譜儀,最近推出了新一代soloriXTM FT-MS,該產品是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包括在離子傳輸系統的全新設計,相對以前的產品操作更簡單;在靈敏度、分辨率及質量范圍等方面都有革命性的提高。 還有該系統配備了布魯克自主研發的超屏蔽冷凍磁體,用戶再不用為添加液氮液氦所煩惱!
石油開采業中,人們要面對非常復雜的官能團和各種元素組成及化學結構的分析任務。石油業中,分析工作的重要任務是鑒定原油中是否含對生產設備有潛在危害的化合物。原油中碳氫化合物和其它成分的定性定量信息是精煉過程中分子水平的監測。
傳統的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及其它分析技術難以分開這些化合物。分辨率超過300000的超高分辨率離子回旋共振質譜儀(FTICR)具有這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