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廢料規范管理已是當務之急
2010-3-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化工廢料 環境污染
化工廢料未經處理就隨便堆放在長江邊上,給長江水質帶來了嚴重威脅。這是1月下旬發生在南京市江寧區的一起亂扔化工廢料事件,它再次警醒人們,加大對化工廢料的規范管理已是當務之急。
經當地民警調查證實,這些廢料是開發區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殘渣,賣給一家廢物回收公司進行二次利用,廢料總數多達500余桶,均屬有毒有害物質。而該回收公司卻是一家沒有合格資質的“黑企業”。目前相關責任人因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被刑事拘留,危險物品已被環保部門轉移到專業的廢棄物處理公司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
化工廢料因其回收后大有再利用價值,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從事回收行當。但目前我國化工廢料回收行業卻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像南京這家所謂的回收公司,目前不在少數。而如何嚴格此類企業的市場準入,防止化工廢料未經處理就隨便流入社會,成為當前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大命題。筆者以為,對這些不具備技術條件的“黑企業”,有關部門應狠抓實管,以免貽害社會。而作為產生化工廢料的企業,應培養自身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應唯利是圖,害人又害己。就像一家化學品試劑生產企業,未作必要的審核,就把有毒化學品賣了出去,結果這家企業最終被處以承擔相關責任。
實際生產中,化工廢料從產生到處理的各個環節都存在著環境風險,必須綜合采用技術、經濟、政策等多種手段,促進政府、企業、公眾的廣泛參與,才能規范運作,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危害,保障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
針對目前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管能力不足、利用和處理技術水平低等問題,要實現化工廢料有效管理,從根本上說,應鼓勵產生廢料的企業開展清潔生產,促進廢料預防和源頭減量;對于已經產生的廢料,則需要通過政策引導、標準規范、社會參與、政府監管模式等引導企業提高利用和處理技術水平;還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運營體制,促進廢料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通過加強管理隊伍和管理能力建設,加大執法和監管力度,為處理設施建設和環境安全提供保障。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