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主辦的“2010(第八屆)跨國公司中國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浪跨越危機聚焦中國——后危機時代跨國公司的戰略機遇與合規管理”。新浪財經全程直播,圖為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巴斯夫大中華區管理董事會董事長關志華。以下為發言實錄:
關志華: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非常感謝大會安排我們今天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巴斯夫的一些經驗,而且我本人也是連續第六年在這里跟大家見面,有機會發言。今天我們這個題目是后危機時代的挑戰和機遇,要建立一個可持續的企業文化,無論是危機還是后危機,基本上像我們做人一樣,在充滿挑戰的時候,我們要看那個人的本性是怎樣的人,他做事的態度,相對來說企業也是要看企業的文化,企業的本質是怎樣的企業。在處理危機的過程當中,我們以怎樣的本質來做我們的指導方向。
巴斯夫很久以前就成立了我們公司總核心的價值觀,我們的原則和價值觀是我們無論在怎樣的情況,無論在危機還是后危機都是按照這樣來做事,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從我們怎樣去實現一個可持續,有贏利的增長,怎樣為我們的客戶來創新,尤其是我們做化工的行業,我們對安全、健康以及環保,我們的責任,以及上面的三個部分都是我們總體來說以人為本的一些方向。我今天是希望從我們最簡單的公司,希望要求我們每一個員工來遵守的價值觀展開,我們怎么樣去面對這樣的金融危機,換句話說,我們在金融危機的過程,以及后金融危機時代怎么處理我們的發展。
2009年,我們還能夠保持全球有507億歐元的銷售,而同時保持我們的利潤達到49億,這個數字是上周四才公布的。這并不是最主要的,我們去年2009年總人數反而有增加,因為我們收購了一個瑞士的化學公司,同時我們一直保持在各種可持續發展的指數作為我們應有的貢獻。基于我們在大中華區保持我們正常的運行,在大中華區現在超過六千多員工,去年的盈利還能達到41億歐元的銷售。剛剛提到我們收購了瑞士的化學公司,2009年我們完成的收購的業務,去年4月份,同時也得到我們在中國商務部的大力支持,能夠趕在4月份完成我們的收購,在7月份我們組合的方案已經出臺,準備很快在2010年3月底,所有在并購的公司內部的整合完成,這里包括所有的IT系統,以及我們內部的組織架構,都已經做好。
同時我們準備在2010年,2012年起,因為我們兩個公司并購的協同效應,至少能夠實現10億歐元的協同效應,同時到2010年已經可以節約成本大概是3億歐元。我們在持續的發展,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也是巴斯夫全球的優點,就是我們的一體化,科學的管理,同時這是循環經濟非常好的典范,我們把生產的集合連向上下游的生產,不僅達到經濟的效益,而且能夠發揮他高度對環境的要求,對排放,對能源的要求,達到最高的效應。這樣的理念,這樣的經營巴斯夫在全球是最有名的,在2005年我們已經把這樣的理念帶到中國來,在南京投產,這個合資企業經營的非常非常好,2005年到現在表現最好的其中一個企業,同時我們的合作伙伴中石化也說,這是其中一個最好的合資的經驗。
但是這已經是過去,我希望強調的是我們去年2009年在那么困難的一年,我們達成要把南京這樣的重大投資擴產,去年我們同意了,得到中方政府的支持,在2009年完成確定把南京的工廠擴建,擴建我們二期,總共19億美元的工程,第一期是29億美元,第二期我們在2009年決定要做,里面包含了十套下游的裝置,每一套都是世界級的,比起我們第一期的生產能力,它的附加價值更高。這樣的情況,南京的合資企業是2000年成立,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到2009年擴建第二期,剛好我們遇到全球的金融危機,這也代表我們對我們在中國長期發展的承諾,也是我們最簡單的價值觀,我們希望可持續的,有盈利的增長。
第二部分,我剛剛提到我們為我們的客戶而創新,當然我們的客戶也代表各個不同的工業板塊,而且代表不同的社會。目前我們在金融危機的同時還積極的去保持研發的力量,但是目前在巴斯夫來說,我們最主要的研發部分包含五大類,圖片可以看到。包含農作物的生物技術以及工業生物技術,還有納米技術,能源管理以及原材料變化,我們感覺到未來得發展,這些創新,這些研發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大的問題,我們也希望幫助我們的客戶解決目前他們的問題。
所以我們看到目前的問題有一個很大的,每個人都能參與的,就是低碳經濟考慮。在這個大前提下,巴斯夫公司所有的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碳值,從我們的原材料,比如說石油天然氣,他可能不是在巴斯夫生產的,采購這些原材料也考慮到他的生命周期,到我們自己的工廠,因為化工行業還需要能源,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排放,我們的產品在他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怎樣根據巴斯夫的解決方案減低他的碳排放。無論這個產品終端是什么樣,我們也考慮到他最終的處理。整個過程中我們做的研究,同第三方的專家共同研究,看到這樣的生命周期,我們可以看到,原來我們在化工生產的過程當中,包括我們的原材料,我們在排放碳的同時,我們的產品能夠幫助我們節省三倍同樣的,如果沒有我們的產品,他可能需要其他的取代方案,要增加碳的排放。這個過程中,我們堅信,化學工業如果我們能做得好,按照我們的解決方案,的確是可以幫助我們的客戶解決現在目前低碳經濟很重大的挑戰。我們在這里做的一些研究,包括我們這個圖可以看到,其實最主要的組合就是在我們的產品,各種各樣的產品以及解決方案,在我們住房,建筑行業,當然里面包含了各種建筑行業更環保,節約能源的一些材料,以及汽車行業,其他的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