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化學尋求合作建設CO2基甲醇裝置
2010-3-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三井化學 甲醇
三井化學公司于2010年2月28日表示,正與領先的乙酰基產品生產商塞拉尼斯公司和日本大賽璐化工公司研討以尋求合作,將采用該公司綠色溫室氣體制化學品資源(GreenHouseGases-to-ChemicalResources,GTR)技術,建設第一套商業化規模CO2基甲醇裝置。該工藝過程現正在三井化學公司大阪生產聯合裝置中的中型裝置進行試驗,并將再進行為期2年的開發。
塞拉尼斯公司和日本大賽璐化工公司,或二者之一,可望成為從商業化GTR工藝裝置生產甲醇的承購商,因為三井化學公司不經營甲醇業務。三井化學公司正在研究建設商業化裝置的多個地點,該商業化裝置將設計生產60萬噸/年甲醇。中國、日本和新加坡都是考慮中可能的地點。
三井化學公司在大阪的GTR中型裝置甲醇生產能力為100噸/年,于2009年3月投運。該裝置建設投資為1600萬美元,采用氧化銅、鋅、鋁、鋯和硅催化劑,催化劑系與日本地球創新技術研究院通過合資研究項目開發。二氧化碳(CO2)和氫氣是該裝置使用的二種主要原料。三井化學公司從鄰近的環氧乙烷裝置向該裝置供應氫氣。
能力為100萬噸/年甲醇的商業化規模GTR裝置將需要150噸/年CO2和20噸/年氫氣。氫氣的固定而足夠的供應將是建設這樣一套裝置的主要挑戰。三井化學公司提出四種可能的供應來源:工業裝置中可適用的過剩氫氣、通過節能可取得的氫氣、新建設工業裝置中產生的氫氣作為副產物以及基于“天然”能源或核電站產生的氫氣。三井化學公司也計算了基于GTR技術的商業化規模甲醇裝置的投資費用。
GTR工藝可望在幫助CO2減排起重要作用。據國際能源局統計,2007年全球CO2排放達到290萬噸,2009年也相當于此數。中國占排放總量21%,美國占20%,歐盟占11%,俄羅斯占5.5%,印度和日本各占稍超過4%。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