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PTA的發展及前景展望
2010-4-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精對苯二甲酸 PTA 聚酯
精對苯二甲酸(PTA)是指經加氫精制后制得的較純的對苯二甲酸,其廣泛用于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筑等領域,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或PET)。聚酯包括纖維切片、聚酯纖維、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在國內市場中,75%的PTA用于生產聚酯纖維;20%用于生產瓶級聚酯;5%用于膜級聚酯。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PTA工業從無到有,得到了飛速發展。本世紀初,國內產量僅200余萬噸,消費量不足600萬噸。隨著需求的急劇增加,國內產能迅速增長,新建裝置不斷投產,單套裝置產能亦不斷擴大,我國開始成為PTA的大生產國和消費國。2004年我國PTA需求量突破了千萬噸大關,2005年紡織品配額取消后,需求量更是隨之激增,造成國內各地紛紛投資新的PTA生產線。僅僅在3年內,國內產能從2005年年底的近600萬噸/年猛增到2008年年底的1200多萬噸/年,增加了1倍多。而在2009年,國內又新投產了300萬噸/年的產能,截止當年年底,中國大陸PTA生產裝置生產能力合計約1500萬噸/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近三分之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國內現有的生產能力遠遠無法滿足需要,長期以來都大量依賴進口。從2001年到2006年,我國進口量逐年遞增。隨著近年來國內產能、產量迅速增長,部分緩解了供不應求的市場矛盾,從2007年起我國進口數量總體呈下降的趨勢,產品的自給率在逐步提高。
未來中國還有大批產能要釋放,預計2010年PTA產能將達到1700萬噸。據化工在線統計,到2012年總共還將增加740萬噸/年的能力。鑒于國內生產能力大幅增加,未來幾年我國PTA的自給率可能會進一步上升,進口量繼續下降。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衰退、人民幣升值、紡織品出口退稅下調等因素影響,聚酯產品有效需求逐步回落,將出現產能利用率逐年下降、開工率不足的嚴重現象,這將直接影響到PTA的發展。國內下游聚酯企業對PTA的需求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PTA產能的增長,如果不實施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國內PTA產業發展難免失控,很可能出現市場供給嚴重過剩,造成整個市場惡性競爭的局面。因此今后國內PTA產業發展重點在于: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發展方式;加快PX發展,保障原料供應;推動自主技術進步,促進關鍵裝備本土化;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行業國際競爭能力,為實現我國PTA產業由大變強創造充足的條件。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