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實體經濟的危急時刻,盡管面臨重重壓力,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紡控”)《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主營業務收入58.2億元,同比持平,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的良好業績。北京紡控下屬銅牛服裝、雪蓮時尚、中紡海天等公司均取得銷售收入增長16%以上的驕人業績;下屬17個進出口企業出口額僅減少73萬美元,略降0.2%,大大低于全國紡織出口下降幅度。
生態環保助力持續發展
為適應“綠色奧運、綠色北京”的要求,北京紡控在行業內率先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引導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從源頭治理,使節能減排各項指標保持先進水平。通過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新技術的推廣應用,2009年北京紡控單位增加值綜合能耗、水耗同比大幅下降。
節能減排從另一個側面標志著產業升級,為企業的持續發展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空間。2009年銅牛集團的《清潔生產持續改造示范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支持,清河三羊毛紡集團的《毛紡工業園區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獲得北京市工業發展資金支持。北京紡控各企業充分認識到節能環保是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在建設世界城市、綠色北京、時尚之都、時裝之都的定位下,積極導入低碳理念,以更高的標準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傾力打造綠色紡織、生態紡織。
產業用紡織品放大優勢
一年來,北京紡控各企業向國家及北京市相關委辦局上報各類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共計32個,包括加大功能性纖維在特色面料和服裝上的開發應用、高性能纖維在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上的開發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應用、高標準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服裝自主品牌建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建設等。經過多方努力,部分項目已陸續獲得政府專項資金支持,部分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已列入國家專項儲備。
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領域,銅牛集團的航天員內衣、南極科考服,雪蓮集團的航空專用阻燃面料,光華集團燕陽公司的聚氨酯類儲油輸油系統,佳泰公司的功能性復合篷蓋材料,中紡海天公司的特種纖維油劑,英特萊公司的系列消防服和高溫環保濾材,北京紡科所的醫用止血紗布等,歷經多年的不斷創新,含金量與日俱增,在業內獨樹一幟。而規劃的出臺為這些優秀企業又插上了加快發展的翅膀,不僅使這些高技術紡織品在原有基礎上擴大應用范圍,而且還能通過成果轉化、集成、產學研合作、企業協作、產業聯盟、招商引資等方式開拓新的應用空間,為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的迅猛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巨大商機。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基礎仍顯脆弱,外貿出口存在很多困難。北京紡控目前已在高端功能性服裝領域和城市民生應急領域提前布局,著力提升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的比重,加大有效投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在“科技北京”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與眾多優秀企業一起成為紡織強國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