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研發丙酮丁醇總溶劑填補世界空白
2010-5-11 來源:中國化工報
關鍵詞:丙酮 丁醇 金源生物化工 醋酸乙酯 醋酸丁酯
在震驚中外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發生地廣西桂平市,一民營企業以木薯等非糧原料替代石油化工生產丙酮、丁醇總溶劑,填補世界空白。該企業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之一,有望成為生物化工產品綜合生產的大型企業集團。
位于桂平市東南面長安工業集中區、占地650多畝的廣西金源生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成立,擁有固定資產5億元人民幣。公司以木薯(或甘蔗、紅薯等)為原料,采用生物發酵技術,開發和生產生物能源化工產品,已初步形成生物和能源化工領域系列化產品,實現了農產品加工的循環經濟與綜合利用。
廣西金源生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克介紹,公司通過校企合作,引進高校研發的木薯優良品種,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發動農民訂單種植保價收購,建立生產原料基地。公司年生產6萬噸醋酸乙酯、3萬噸醋酸丁酯,5萬噸丙酮、丁醇總溶劑,8萬噸乙醇,3萬噸蛋白飼料,6萬噸有機復合肥等生物質原料、清潔能源及其相關生物化工產品,分別填補廣西空白、世界空白。
通過上述環保項目的綜合利用,公司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僅0.49噸標煤,遠遠低于廣西1.152噸的平均水平,并因此每年減少SO2排放670多噸,年可削減COD量12.59萬噸,大大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了節能減排。公司先后獲得“廣西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優勝獎”、“自治區農業產業化十大龍頭企業”、“廣西優秀企業”等榮譽。
據悉,2009年,金源公司工業產值完成7.43億元,銷售收入6.18億元,上交稅金4880萬元。今年5月5日,金源公司又投資2.5億元開工建設年產2萬噸雙乙烯酮、年產1萬噸安賽蜜、年產8000噸醋酐、年產2萬噸乙酰乙酸甲酯、年產2萬噸乙酰乙酸乙酯5個項目,項目將在3至5年建成投產,年可新增工業產值10億元,稅金6000萬元。
貴港市市長李寧波表示,金源公司充分利用貴港及周邊地區豐富的木薯資源,從服務“三農”、促進農民增收出發,研究開發和生產了系列生物化工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程克稱,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究開發和技術改造經費的投入,爭取用兩年時間將萬元GDP能耗降到0.3噸標煤以下。公司還計劃今后3到5年內,通過自身的不斷發展,將逐步形成年產10萬噸生物丙酮、丁醇以及10萬噸醋酸乙酯、醋酸丁酯、10萬噸乙醇。目前公司安排當地勞動力就業達500多人,并在越南開設了一家類似工廠,安排越南民眾就業350人。
據悉,廣西傳統農業大市桂平市木薯種植面積從2004年的10萬畝,發展到2008年的25萬畝,種植農戶從原來的12萬戶發展到20萬戶,干木薯片價格由原來每噸600多元最高上升到1800元,每個種植戶平均收入達2500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