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體操機器人、透射電子顯微鏡、天文觀測……
5月15日~21日是國家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開展的第10屆“科技周”,從本周末開始,合肥市民可以走進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與機器人握手、觀看各種實驗展示、親身體驗各種趣味小實驗,共享科技大餐。連日來,中科大及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院(科學島)已經公布了各自的科技周日程安排,記者從合肥市科技局獲悉,市區及三縣在科技周期間的更多活動“菜單”也將于近日公布。
微結構實驗室首次開放
據介紹,地處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院(科學島)的合肥現代科技館將在5月15日和16日對公眾免費開放,在科技周期間,還將舉辦一系列科普活動,主要通過實物及圖文展覽、科學實驗、互動演示等教育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市民動手探索實踐,普及科學知識,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方法和精神。
科學島上的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結構分析實驗室將首次對市民開放,展示一批用于材料結構表征與分析及材料物性測量的大中型儀器設備,其中包括多功能X射線衍射儀,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開放時間為9:00~12:00,14:00~16:30,現場將有專業人員介紹儀器設備的功能和作用。
萬億次計算機與你見面
5月15日、16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科大科技活動周”將在東、西校區同時舉行。科大西校區開放的范圍包括生命科學學院、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工程科學學院、校團委趣味科普園地。在生命科學學院,可以看到大型公共實驗平臺、動植物標本展、生物科學實驗演示等;在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則有大型實驗展示和互動游戲;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可以觀看難得的同步輻射科普錄像;在工程科學學院,有“體操機器人”的精彩表演。小朋友們,還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到校團委趣味科普園地參與各種趣味科學小實驗。
在中科大東校區,開放的范圍包括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大博物館、天文教學開放實驗室、中國科大校史館、陶藝中心、藝術中心、圖書館、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參觀者可以看到超級運算平臺以及我國首臺基于龍芯二號的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走進光的世界”大型圖片展,三維立體電影和動漫電影等;此外,在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晚上20:00~22:00,市民還可以到天文教學開放實驗室,進行天文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