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15)來臨之際,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對外宣布將正式在行業內開展信用評價工作。
“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除了有助于在行業內形成守信踐諾的良好氛圍,有助于企業融資的基本功能之外,也將對提升品牌價值發揮重要作用。”業內人士指出。
劍指“融資難”
“行業多年來存在一個‘頑癥’,那就是融資難。在國內信用體系缺失之下,成千上萬的小紡企缺乏具備融資能力。”專家認為,中小企業占到了我國紡織企業的九成以上,這是后金融危機時代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評價活動立足服務會員企業、推動行業自律,旨在提升會員企業信用管理水平的抗風險能力,倡導誠信經營的良好風氣,引導信貸、投資、客戶、供應商使用企業信用產品,降低政府部門行政成本,促進行業持續、和諧、健康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信用工作辦公室主任葉志民介紹說,信用等級分為“三等五級”,A、B、C三等,下設AAA、AA、A、B、C五級。“如果一個企業信用等級比較高,那么在融資、原材料采購、并購等方面,它將享受到更為優惠的政策和待遇。”
據記者了解,分數在90到100之間的,信用等級為最高的AAA,表示企業具有很強的償還能力和履約能力,綜合實力很強,經營狀況良好,發展前景廣闊,現金流充足而穩定。
分數在60分以下的,信用等級為最低的C,企業具有很低的償還能力和履約能力,企業經營狀況較差,效益與支付能力較弱。
隨著新聞發布會的召開,依托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官網——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建立的“中國紡織信用網”也同步開通。記者打開該網站,發現網站設有“網上申報”以及“信用監督”兩個功能,可供相關單位和個人選擇。其中,點擊“網上申報”可進入企業信用評價網上申報系統,企業可自行網上申報。
“要把信用建設工作融入到對會員的服務、管理工作中去,提高會員的誠信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提供信用知識、信用評估、信用管理、信用培訓及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咨詢服務。”為此,杜鈺洲提出了四項要求,1、集中調研,開展誠信宣傳。通過調研、企業經驗匯總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紡織行業信用狀況,摸清本行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科學規劃本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2、企業自律,提高信用水平。通過組織骨干企業建立“誠信自律同盟”,向紡織行業發出“誠信宣言”。積極開展對會員企業的信用知識培訓。3、科學規范,建立行業信用系統。建立動態的企業信用數據庫,對于企業的信用等級升降或不良記錄,建立與相關行業的信息交換制度,加強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利用,促進上下游產業的共同發展。4、精心組織,推廣誠信經驗。把企業的信用指標納入加入協會的考察條件,對會員企業建立信用狀況登記制度。宣傳推廣誠信企業經驗,充分開發和利用信用信息的價值,提高信用企業的社會認可度,提高守信行為的社會、經濟價值,從而鼓勵企業守信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