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市場汽柴油產能大量過剩
2010-5-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原油 柴油 汽油
東方匯理銀行發布報告稱,近期導致國際油價下跌的動力來自基本面因素。整體來看,石油供求會維持疲弱到今年第二季度末,WTI將在第二季度末下跌至70美元/桶,期后將于今年下半年反彈至75-80美元/桶。
該行報告指出,由于市場已經重新評估基本因素,油價在最近數周有所回落。歐洲財政危機及調整財政預算的計劃似乎都讓市場認清目前的情況。自4月初以來,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的價格已經下跌15美元/桶,已確定裝船日期的布蘭特原油則下跌10美元/桶。這個走勢大致上吻合現在仍然疲弱的基本因素,對于上漲的價格來說,這也是一次健康的調整。
隨著維修季節過去,由于需求未能從緩慢的經濟復蘇之中取得支持,大西洋海盆地區的石油市場表現疲弱。盡管冬季氣溫寒冷,柴油庫存(陸上庫存及海上庫存)仍處于高水平。
鑒于貿易和工業需求仍然受壓,大西洋海盆地區(特別是歐洲)的柴油需求應該會持續偏軟。汽油市場比柴油市場更為平衡。整體而言,大西洋海盆地區呈現油產品過剩的情況。
同時,印度與中國有強勁的需求,使得亞洲石油市場表現相對更佳。然而,2009-2010年大幅飆升的煉油產能將會在未來數月為全球油產品市場帶來壓力。總體而言,亞洲汽油與柴油在2010年依然會大量過剩。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