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利安德順利投產 聚醚市場又利空
2010-6-21 來源:新浪
關鍵詞:利安德 聚醚
從4月底開始,聚醚市場就進入了一個“無止盡”的走跌行情中,這其中緣由之前已經在前幾期熱點中有所闡述,這里僅簡單表述一下目前市場情況。
從下游游來看,軟泡海綿出口6月行情繼續轉淡,歐元區危機直接影響到出口訂單(雖然目前歐元區危機似乎有所緩解,歐元匯率反彈,但歐元區內債務危機并未接解除),而國內軟體家具的需求則受到投機性房產政策打壓,不完全統計內需銷量至少減少30%。去年的“頂梁柱”汽車行業也在庫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對高回彈等聚醚原料需求降低。另外據了解今年家電只旺盛了一個季度,4月份就開始萎縮;國內太陽能產能過剩;冰箱整體開工率不足,除了大的冰箱廠外,中小冰箱廠缺乏生氣等等原因,今年硬泡聚醚市場也未出現所謂的旺季。出口和內需的萎縮,所以加劇了聚醚需求淡季提前來臨。
在需求打不開的局面下,上游原料產能不斷提升,其中市場最為關注的就是28萬噸鎮海利安德環氧丙烷裝置的開工情況了。從去年年底開工一直推遲至今的28萬噸環氧丙烷裝置終于在6月12日隨上游100萬噸/年乙烯裂解同步投料后,于6月14日PO、SM合格成品產出,而且前期經常出現故障的POSM裝置重啟也非常順利,開工率已提升至60-70%。
雖然鎮海的環氧丙烷尚未正式對外供應,但面對年產28萬噸的產量,不僅是環氧丙烷市場心太悲觀,而且將使得聚醚生產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進而影響聚醚市場。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第一,供應量的劇增。原本由于國內聚氨酯產品多中低端產品,所以軟泡聚醚的需求量相對較大,但其他品種聚醚需求一般,所以國內大部分聚醚裝置并不能全面開滿,保持在7-8成左右為最佳。而隨著鎮海環氧丙烷投產,以及一些廠家的擴能,國內環氧丙烷總供應量就2010年就增加50-60萬噸,聚醚原料的供大于求局面明擺著。所謂“物以稀為貴”可想而知后續PO市場前景,進而聚醚生產成本降低,相對可降空間也拉大。第二,先進的PO/SM技術與氯醇法生產的環氧丙烷成本。
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PO/SM技術雖然投資成本價高,但產出產品成本主要取決于苯乙烯的市場需求。依我國的實際國情,隨著國民經濟的深入發展,基本有機原料將長期供應不足,苯乙烯的國內市場需求量很大,其單體及下游產品每年都有大量進口,因此我國有足夠大的市場消化間接氧化法工藝的聯產的苯乙烯。而其工藝產出環氧丙烷量大,所以產品成本低于氯醇法產出的環氧丙烷成本。原本國內僅中海殼牌一家以PO/SM技術生產環氧丙烷,但提供的PO的商品量不多,在之前一段時期內,兩種工藝將會并存。不過隨著鎮海投產后,國內環氧丙烷整體的生產成本將有所下降,這樣加上第一條供應量的增加,后期可以預料聚醚原料環氧丙烷成本將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總之,無論是原料供應量的增加也好,還是生產成本降低也好,這些都在為聚醚價格繼續走跌鋪路。而且另一個關鍵——聚醚市場需求,也面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壓力下,出口企業如何生存,國內如何消化過剩產能的一系列問題。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