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后,滬膠主力合約由合約1009移倉合約1011。與此同時,合約1009在站上22600沖擊23000時遇到壓制,合約1011在沖擊22000時同樣受到打壓。無論合約1009還是合約1011期價再次受到下降通道的壓制,結束了長達一周的反彈,開始再次下探。雖然由于中國需求短期內刺激期價反彈,但是市場供給的增加再次打壓期價,使得期價中長期依舊承壓。至于期價后市的走勢,筆者將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美元指數結束反彈,后市震蕩為主
圖一:美元指數走勢圖
圖為美元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冠華期貨)
美元指數作為一個一籃子貨幣指數,歐元在美元指數權重占57.6%,歐元區經濟對于美元指數影響除了美國之外最大,而近期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問題使得美元指數大幅反彈。
早在2008年10月份冰島主權債務問題已經凸顯,但是當時全球性經濟危機掩蓋了歐元區危機。隨后在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標普,穆迪和惠譽分別下調了希臘主權債務評級,隨后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和西班牙四國的主權信譽評級被調低,歐元區經濟下滑,債臺高筑。隨后在2010年5月10日歐盟27國財長被迫決定設立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幫助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成員國,防止危機蔓延。而2010年6月17日曾經歐元區五豬之一的西班牙順利發行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此次發行認購詭秘到達目標區間的頂端,使得投資者對于歐元區經濟好的預期。
在歐元區經濟好轉的同時,美國由于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的增加,使得投資者對于美國經濟產生擔憂。使得美元指數結束長達7個月的反彈,后市美元指數將在美國經濟和歐元區經濟共同影響下處于區間震蕩。
中國進口補庫存,支撐期價反彈
圖二:中國天然橡膠進口量圖
圖為中國天然橡膠進口量走勢圖。(圖片來源:冠華期貨)
圖三:滬膠庫存圖
圖為滬膠庫存走勢圖。(圖片來源:冠華期貨)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秘書長Stephen Evans在6月17日表示,如果全球經濟復蘇拖延的話,2010年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預計較去年增長4.4%至980萬。在今年年初,中國就一直在消耗去年最後兩季囤積的天然橡膠儲備。根據上海期交所的調查,中國截至5月底的天然橡膠庫存為20,390噸,較1月21日達到的五年高位151,832驟減87%。筆者之前在《滬膠雙重利空,六月期價可能跌破20000關口》的文章中已經提及09年美國特保案對于2010年輪胎出口將有重創,使得第一季度中國輪胎出口減少18%。而國內消費的好轉,使得國內對于天然橡膠消費量未有大幅減少。圖三可以再次驗證中國庫存的減少,在第二季度,滬膠庫存量持續性減少,庫存量從4月中旬的33600噸減少到6月份中旬的7100噸,減少幅度高達78.7%,與上期所調查的減少87%相差不多。圖二中國天然橡膠進口量也可以看出,每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11月份之前為中國天然橡膠進口的旺季,中國企業會在天然橡膠生產旺季進行采購補庫存。中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量占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的近1/4,如果中國補庫存對于全球天然橡膠市場需求的帶動作用巨大,有可能在短期內刺激天然橡膠價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