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水污染使資源短缺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其中,紡織染整業污染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為解決紡織染整業造成水資源嚴重污染這一難題,早從2001年起,大連工業大學的鄭來久教授就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對天然纖維進行了超臨界CO2無水染色技術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用CO2來取代水。
從最初的圖紙設計、設備制造再到印染方面的研究,科研團隊每天都在沒日沒夜的工作。鄭教授說,在他們科研的8年時間里,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研究生幾乎都吃住在實驗一線,廢寢忘食。安裝設備時,更是不分晝夜地調試,直到能正常運行為止。
“不用水,能染色嗎?”“把科研經費用在研究設備上,這不是浪費嗎?”來自同行的質疑,讓項目負責人鄭來久教授感到壓力重重。他說,八年的時間,他們的產業化基地經歷了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每一個印染環節、每一個機器零件都滲透著團隊的心血。截至目前,該項目現已申報發明專利9項,已授權4項,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印染行業一次“產業革命”。
中國工程院孫晉良院士說,印染行業用CO2取代水的技術,攻克了傳統的染色以水為介質,環境污染嚴重的技術難題,符合國家紡織染整低碳經濟產業政策,實現了染色過程的清潔化生產,從根本上解決了紡織染整業環境污染嚴重和能源消耗高的共性關鍵難題,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據專家預測,行業年節水將達10億~15億立方米,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