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不死就你就讓你貼不成
大洋網惠州訊 昨天(22日)下午,惠州市惠城區龍豐街道一小區附近,數名環衛工人正在用一種新型干凈劑噴在路燈柱、變壓器或房屋柱子上,將“牛皮癬”清理干凈后,再涂上一層涂料,隔了大約20多分鐘,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用油筆在上面試寫一些電話號碼之類的廣告文字,居然一擦就沒了,工作人員再貼上一些小廣告紙,也是一吹或用水一沖就掉了。這是當地正在試用一種惠州本地企業研發的根治城市 “牛皮癬”非法小廣告的新產品。
三種辦法都無法根治"牛皮癬"
惠州市城管局負責人介紹,非法小廣告或手寫的各種電話號碼等“牛皮癬”一直是令城市管理部門非常頭痛的“頑疾”,也是各類違法犯罪滋生的溫床,嚴重破壞了城市的整潔衛生形象,此前,對付這種“牛皮癬”主要有三種辦法:一是手工清除,包括用手剝、用刀片刮、用灰刷;二是按地址尋找當事人進行罰款處理或罰其自己清理干凈;三是對無法找到當事人進行處罰的,則將其電話號碼輸入“呼死你”追呼系統。但是,多年實踐證明,這些做法都只是治標,不能治本,每年耗費在這方面的人力物力不計其數,城管部門十分頭疼。
從2008年開始,惠州市保佳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化工研究院共同合作研制成功一種可以根治城市牛皮癬即“非法小廣告”的“城市牛皮癬清潔劑” 及“城市牛皮癬防護劑”兩種聯合產品,即將投放市場,服務社會。
該公司總經理許茗雄介紹,這兩種產品可以讓“牛皮癬”貼不上,即使貼了也只要用水一沖一擦就可以輕易清除掉,目前,已經獲得惠州市惠城區2009的企業技術創新一等獎,并申報了國家專利。他說,其實,目前城管部門和環衛部門的那幾種對付“牛皮癬”的做法會造成眾多資源的浪費。一方面是人力資源和財政資源的浪費,手工清除法是目前治理“城市牛皮癬”的措施之一,政府部門每年都要花很多錢請環衛工人清除“城市牛皮癬”,據說惠州前些時候創文階段,“牛皮癬”最多的一個街道辦事處,一個月花在這方面的資金就達170多萬元,一條街道需要請10名左右環衛工人進行專門清理。另一方面后來有人發明了一種“呼死你”系統,其實也呼不死,換個號就是了,這樣實際上是電信、移動號碼資源的浪費,現在都已經開征電信號碼占用費了,而“牛皮癬”上的電話號碼是要被輸入“呼死你”追呼系統的,所以這種電信號碼資源的浪費也是客觀存在的。有的當事者更惡作劇的將電話轉入呼叫轉移,轉到一些重要部門的值班電話或個人號碼,造成誤會或混亂。可以說,目前處理“城市牛皮癬”的理念、技術,均難以將已存在的非法小廣告徹底清除干凈并恢復原貌,以致造成街頭巷尾大量存在著未處理的原形污染和清洗后的補丁式污染或混濁狀污染,無法真正達到清潔市容環境的初衷和目的。
用新技術花費比人工少
據介紹,這種新型產品是由A產品(清潔劑)和B產品(防護劑)組合而成。清潔劑是一種采用納米微技術,具有超強的滲透性和清洗能力,能高效、快速地清洗各種亂涂畫、亂張貼的城市牛皮癬,適用于電話亭、道路護欄、圍欄、公交站牌、不銹鋼、玻璃、塑料、瓷磚、大理石、花崗巖等物體表面油漆噴涂類、雙面膠不干膠類及油性筆類的小廣告的清洗。防護劑則是一種無色透明的防粘涂料,主要是有氟硅高分子、樹脂、特種環保溶劑、助劑、固化劑等組成,將它往經A產品處理后的基材上一刷,待干后有涂料的地方將再也粘不住“牛皮癬”了。涂料干燥以后,對任何水性及油性物質不粘,膠水、糨糊等粘貼的小廣告會自動脫落,使用不干膠的小廣告具有一定的“自翹性”,在風力、雨水等外力作用下,易于剝落,并且不留任何污跡;同時,噴漆類垃圾廣告對該涂料無附著力,只需要清洗劑和抹布輕輕擦拭就可清除。這兩種產品均高效、安全不燃、對環境無害,能使電線桿或墻面的清潔不粘性能保持5到8年,還能有效防止菌類和藻類的生長,具有良好的清潔性能和防護涂鴉性能,是戶外用環保型的新型產品。
目前,這種產品已經在惠東縣城進行了初步試驗取得成功后,正進入惠州市區,昨天在惠城區龍豐小區進行的也還是試驗性使用,待城管和環衛部門認為其確實可行、有效后,再簽訂使用協議。據雙方透露,如果成功合作的話,政府可以在只用常規清理不到一個月的花費額度內,就可以用這種產品將有牛皮癬的街道進行清理并涂上涂料,然后使用若干年限。這樣,用于治理“牛皮癬”方面的政府支出將大幅減少。不過,昨天試驗后,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認為,這種產品對光滑表面的“牛皮癬”有效,但對粗糙地面的沒效,也就是說至少寫在地面上的還需要人工處理,這還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