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PU相關產品仍要棄"傳統"尋"新"
2010-6-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PVC TDI MDI
我們認為,在總體產能過剩、下游需求平淡的行業環境下,化工行業中的傳統“大宗產品”下半年難有較好表現;而與國家新興戰略行業等相關的“涉新”化工細分行業,如新能源、新技術、環保、電子信息等密切相關的細分行業,基于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快速的成長性,仍將是下半年市場追逐的熱點。二級市場方面,化工行業今年以來表現不佳,自年初以來化工(申萬一級)已下跌了30%,其中石油化工下跌了36%以上,而同期上證綜指跌幅為21%。
化工大宗產品難言整體機會
眾所周知,化工行業產業鏈長,細分行業繁雜,但仍屬于中游制造業。其中大宗化工產品占大部分,主要包括純堿、PVC、黃磷、化肥、化纖、TDI、MDI等,這些產品普遍產量大,相對附加值較低,而產能大都過剩,盈利能力較低。
盡管去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快速恢復的背景下,市場需求增長較快,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升,企業盈利能力也實現較快恢復。但自今年4月份開始,在政府加大對房地產調控力度的影響下,大宗化工產品價格開始走弱。如果說近期的影響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的話,我們預計下半年將會出現實際的影響。依據目前的形勢判斷,房地產投資及新房開工率將在下半年出現明顯回落,因為其對包括大宗化工產品如PVC、純堿等的拉動力減緩將逐步顯現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美歐等發達市場經濟恢復前景較淡,且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這使得我國出口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我國出口占比較大的紡織服裝等行業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從而對上游的化纖行業產生影響。
另外,由于2007-2008年所建項目新產能陸續投放,不少領域產能過剩的狀況將進一步加劇。根據國泰君安證券有關研究數據,今年5月份PVC開工率僅為50%,一銨為35%;其它如甲醇開工率為45%、二甲醚為30%、甲苯為70%、聚醚為50%、純堿為80%等。因此,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及主要產品供求基本面判斷,整體上看大宗化工產品市場下半年仍是趨淡,這勢必將影響產品價格及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并對二級市場構成壓力。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按照整體法,一季報*4,并剔除負值計算,目前申萬化工板塊市盈率為18.27倍,2010年動態市盈率為14.83倍,低于剔除金融后全部A股的21.91倍和18.28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化學原料子行業業績不佳,今年一季度每股收益僅為0.0164元(2009年為-0.2444元),導致目前其市盈率高達51.42倍,因而,過高的估值也對該板塊走勢形成壓制。
我們認為,無論從下半年的趨勢預期,還是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預計二級市場上大宗化工產品的趨勢性機會難以出現。但如果下半年從緊的宏觀政策特別是對房地產的調控發生明顯變化,或者保障性住房投資有巨大增長,則不排除大宗化工產品出現一定的交易性機會。因為大宗化工產品的周期性較強,特別是與房地產和宏觀經濟變化相關性較強,因而政策上的變化首先會在二級市場上表現出來。
需要注意的是,精細化工通常要求技術較高,許多產品的附加值也相對較高。但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相當部分產品特別是相對低端的產品,如農藥、染料等正在與大宗化工產品趨同:產量較大,產能過剩、盈利能力較低等。相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草甘膦的開工率僅為20%、百草枯為40%。我們認為,如此大的產能過剩預計短時間內難以消化,故二級市場很難出現像樣的投資機會。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那些產業集中度較高的子行業仍可予關注,如染料業等,其龍頭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較高,具備較強的價格話語權,預期將保持較穩定的發展態勢。
化工新材料行業方興未艾
我們認為,傳統化工行業下半年行情趨淡并不代表整個化工行業沒有亮點。從細分行業來看,與新技術、新能源、電子信息、環保等新興產業關系密切的一些產品,如特種纖維、納米材料、精細氟材料等,將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谄浞謱儆诓煌淖有袠I甚至相互間存在較大的差別,我們將其統稱為“化工新材料”行業。
由于新興產業符合未來發展方向,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因而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與其相關的化學品市場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內出現爆發性增長,如新能源用化學材料。據悉,鋰電池所用材料主要包括用作正極材料的磷酸鐵鋰和用作電解質的六氟磷酸鋰,以及隔膜。鑒于電動汽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預計未來幾年將實現高速發展,而其中最關鍵的零部件是鋰電池,目前普遍預計其將在今后幾年獲得爆發性增長,從而帶動相關化學品需求的增長。鋰電池技術門檻高,后來者進入難度大,這導致擁有技術優勢的上市公司發展空間巨大。同時,用于液晶面板的化學品同樣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因為液晶顯示器已基本成為市場的主流,液晶化學品如液晶中間體、單晶等市場需求巨大,相關上市公司將面臨快速發展的機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子行業及相關公司股價已被資金大幅炒高,因此其估值也普遍較高。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化工新材料行業(申萬二級行業)按今年一季度數據乘4計算,板塊市盈率為45.28倍,遠高于化工板塊18.27倍的水平,也大大高于剔除金融后的全部A股21.91倍的水平。
毫無疑問,較高的估值水平,肯定需要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前景來支撐。事實上,從化工新材料(申萬二級)今年一季度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來看,其凈利潤環比大增176.39%,同比增長更是達到202.34%;而2010年該板塊的動態市盈率為26.93倍,估值水平相比其靜態市盈率已大幅降低,這也表明公司業績增長預期較為肯定。
當然短期來看,目前化工新材料過高的市盈率可能對市場形成一定的壓力,或者說意味著存在一定的短線風險。如果市場繼續向下調整,則將為該板塊帶來較好的介入機會。作為高成長性的子行業,我們認為,該板塊的市場機會不會很快消失,將反復受到市場的持續關注,因而中長線而言,化工新材料的行業前景不容置疑。
此外,還有一些化工產品,盡管仍屬于大宗化工品,但由于其進入壁壘高,同樣值得關注,如特種化纖。雖然普通化纖的市場機會并不大,但特種化纖不僅技術門檻高阻礙新進入者,且其下游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快速增長,如制作特種防護服、用作高溫過濾材料、隔熱阻燃材料等。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