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科學儀器方面和國外有較大的差距,是涉及我們的基礎工業、材料科學、電子技術、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差距引起的。具體到色譜儀和光譜儀方面主要差距:
(一)色譜儀
氣相色譜儀:
•電子壓力和流量控制技術。
•柱溫箱溫度控制范圍、精度和升降溫速率。
•色譜柱的使用溫度和分離能力。
•檢測器品種不全,微型熱導檢測器和微型電子捕獲檢測器,色譜柱和軟件功能等差距大。
高效液相色譜儀:
•輸液泵的輸液精度與壽命。
•檢測器種類少。
•色譜柱、高性能色譜填料幾乎全靠進口,色譜柱種類較少。
色譜儀器和色譜技術的發展趨勢:色譜儀器向小型化、自動化、聯用、多維化發展
(二)光譜儀
1.原子吸收
德國耶拿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臺商品化的contrAA型連續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采用了一個連續光源(高聚焦短弧氙燈)取代了傳統的空心陰極燈,輻射出從紫外線到近紅外的強烈連續光譜(190~900nm),采用了高分辨率的中階梯光柵,經色散后所得譜線寬度可達pm級。在檢測器方面,該型儀器采用了CCD線陣檢測器以增加量子效率。從可獲得的分析信息量的角度而言,該款儀器已和ICP光譜儀相近。
2.原子熒光
這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分析儀器,隨著元素形態分析領域的興起,色譜與原子熒光聯用技術也隨之發展起來。清華大學與北京吉天聯合研發的SA-10砷形態分析儀是一種基于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技術的元素形態分析儀器,利用液相色譜進行分離,用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對液相色譜流出物定量,檢測元素的不同形態,能夠更有效地評價樣品中元素的生物危害性,能夠有效地檢測As、Hg、Se等元素的多種形態,可在食品、衛生、藥物、飼料、農業等領域的檢測中應用。我國還有多個企業生產原子熒光光譜和元素形態分析儀。
3.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光譜技術
采用微型制造技術,將機械部件,傳感器,執行機構和電子系統利用顯微加工技術,集成到一個普通的基材(硅、鋁或其他)上。MEMS可以改進現有所有產品領域,并賦予產品新的特質和性能,出現新一代的過程光譜分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