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對規劃編制價值大
會上,專家們認真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的匯報,在進行了充分討論后認為:
該課題報告全面總結和深入分析了新世紀、特別是“十一五”以來紡織工業發展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研究了“十二五”紡織工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十二五”發展和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目標體系,較全面和準確地闡述了紡織工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重點任務、政策方向,初步設計了“十二五”紡織工業規劃體系,對編制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規劃編制要抓重點難點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分析了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存在的難點、重點問題。他說:“編制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要著力解決一個問題,克服兩個難點問題,關注六個重點問題。”
一個問題:“十二五”時期是紡織工業發展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如何評價紡織強國、強國指標如何體現是我們在編制“十二五”規劃時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
兩個難點:是否還要考核紡織工業數量規模增長;如何評價紡織工業質量發展,用什么指標更合適。
六個重點:1.關注價值鏈提升。要引導行業注重從研發、設計、采購、制造、物流到營銷網絡的完整價值鏈的提升。2.關注品牌建設。目前我國已經進入重要的品牌培養期,要全面完整地理解品牌。品牌具有豐富的內涵,不僅是品牌本身,還有產品的品質、有文化、有服務等等。3.關注產業區域轉移。產業轉移本身不是目的,通過轉移一是要保持和提升我國紡織產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二是要培育新興產業集群和提升現有產業集群。4.關注新興戰略產業的培育。要關注和研究紡織行業新的戰略增長點。5.關于人才培育。紡織工業要從注重工業體系和產業鏈向注重價值鏈轉變,必然要有新的人才要求,要培養一大批能夠支撐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各類人才。6.關注有利于紡織工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紡織工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設計一個適合它的產業政策環境非常重要。
多部門共同參與課題研究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規劃部副主任、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李進才在會上說,《“十二五”紡織工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思路、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課題》雖然是由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具體承擔,但實際上是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統一領導下,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各部門、各專業協會的共同參與下完成的。因為在接到工信部委托的同時,也正值紡織工業協會要求規劃院作為牽頭單位之一,牽頭對“2020年紡織強國綱要”做前期研究,這樣規劃院就將這兩項工作一并研究。
李進才說:“‘十二五’規劃的前期研究是制定‘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基礎工作。各位專家的建議、意見和要求,我們都將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予以考慮和采納,有些我們將在報告的最后修改中予以采納,有些我們將作為單獨的課題加以研究,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