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最具大規模產業化優勢
2010-6-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PLA 聚乳酸 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技術發展至今已歷經30年,但生物降解材料生產和應用量占塑料總量的比例仍然很低。聚乳酸(PLA)作為目前產業化最成熟、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泛、價格最低的生物基塑料,是未來最有希望撼動石油基塑料傳統地位的降解材料,將成為生物基塑料的主力軍。目前PLA塑料袋、餐具、高爾夫球釘等產品已經在市場上流通,進入千家萬戶。
獨具產業化優勢
據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思介紹,PLA材料有許多優點,在生物基材料中是最有望在近期形成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一類材料。作為唯一透明的生物基材料,PLA憑借良好的性能可在多個領域替代傳統塑料,而且廢棄后可堆肥或填埋,100%生物降解成CO2和水。
普拉克大中華區總經理甄光明博士表示,乳酸在代謝途徑中占有最佳戰略位置。微生物生產乳酸的理論產率可以達到100%,因此聚乳酸相比其他生物材料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據了解,目前PLA售價約為2萬元/噸,比巴斯夫脂肪族-芳族共聚酯產品Ecoflex和PHA等其他生物塑料便宜一半以上。
據甄光明介紹,2010年我國和國外均將有多個千噸級聚乳酸廠運行,PLA產業化進程將提速。據了解,目前除NatureWorks已經有年產14萬噸商業規模PLA之外,帝人、三井、Synbra、Futerro等多個公司已建成或在建年產千噸級的中試裝置。在國內,浙江海正年產5000噸聚乳酸中試廠已經運行,目前正計劃建萬噸級裝置。另外,易生光華、南通九鼎、長江化纖等公司已經進入PLA中試生產階段。據甄光明估計,到2020年,全球PLA市場規?赡軐⑦_到上千萬噸,我國可能達到300萬~500萬噸。PLA在生物基材料中將繼續保持領先規模。
全面推廣需技術先行
陳學思認為,我國PLA產業具有資源優勢。在眾多企業的參與下,目前PLA產業化進展順利,但是PLA售價仍比石油基塑料高,要大力推廣PLA,必須降低價格,才能提高PLA產品的競爭力。甄光明指出,PLA具有抗熱性差、耐沖擊性低、阻氣性低等性能弱點,限制了推廣應用,目前主要用于低端食品包裝。
陳學思介紹說,要提高產品性能,就要強化產品力學性能、可塑性,改性提高韌性。目前,我國在本體聚合、丙交酯裂解制備及提純方面的工藝和裝備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技術水平已超越日本、德國,僅次于美國。長春應化所在PLA聚合研究中,已經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結晶成核劑,能加快結晶速度,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耐熱性能,使其耐溫上限高達100℃。在PLA應用上,目前主要研究重點是通過對樹脂共混改性強化其力學性能,與其他材料共混提高其耐溫、增韌、吹塑成膜等性能,如加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Ecoflex、纖維素、木質素、蒙脫土、滑石粉、羥基磷灰石等。聚乳酸還可以與聚乙二醇共聚,用作藥物的緩釋載體和組織工程細胞培養支架,顯示出在制藥工程和組織工程應用的良好前景。
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陳學思指出,提高收率、減少能耗和提高產量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要提高PLA純度和相對分子質量,篩選和優化催化劑,如長春應化所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毒苯甲酸亞錫催化劑,表現出良好的反應活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要提高PLA生產規模,開發現有設備的生產潛力,控制生產成本,完善工藝,減少能耗。
拓展應用范圍
甄光明認為,在重視PLA基礎研究的同時,必須加強PLA的商業推廣,拓展聚乳酸的應用范圍。我國應重點加強PLA產業鏈下游的改性、應用、認證、銷售及知識產權保護等研究,發展共混改性技術,改進加工工藝,建立產銷鏈,進軍高附加值的電子產品包裝,以高品質產品出口打開國外市場。
陳學思告訴記者,從國內外PLA產業發展來看,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PLA的市場需求量激增。在市場導向作用下,PLA應用范圍逐步擴大,應用領域已經滲透到食品包裝、醫用材料、通用塑料、人造纖維等多個領域,并有不斷擴大的趨勢。PLA未來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提高發酵產率、降低L-乳酸成本,提高乳酸聚合的生產效率,開展PLA的多品種和應用研究,用木薯等非糧農作物以及農業廢棄物生產乳酸來制備PLA等。
據陳學思介紹,目前歐美很多國家對于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已有明確的規定,而國內使用環保材料的立法則相對滯后,PLA產業缺乏必要的引導。他建議國家早日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生物基材料的生產企業給予支持,加強在汽車、家電等領域的推廣應用,為PLA材料全面進入市場創造條件。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