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季節性因素有望推動原油期價展開一波上漲行情,但考慮到歐債危機并沒有結束,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速面臨放緩,因此油價上漲幅度有限,預計三季度的波動區間為70-85美元/桶。
庫存影響因時而異
美國對汽油和取暖油消費的季節性就決定了原油庫存的季節性變化。每年3至5月,伴隨著天氣的轉暖,取暖油需求減少,原油庫存逐步增加,6月初開始進入夏季出行高峰,這一時期原油庫存自5月份的高點回落,一直到10月份達到一年的低位,隨后的10月中下旬至12月初庫存會有所回升,進入12月以后,冬季取暖油的需求帶動原油庫存再次回落,直至次年2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對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1990年至2009年原油庫存與價格的相關性非常低,僅為-4.37%,這似乎與我們邏輯分析的結果并不一致。是不是說原油庫存與價格之間沒有太大關系?事實并非如此。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首先,由于庫存的季節性因素存在,使得不同階段的原油價格與庫存相關性存在差異;其次,在供需面平衡的情況下,原油庫存與價格的相關性往往較小,而在階段性供需不平衡的年份里,庫存的變化往往與價格的負相關性較強。在對2000年至2009年每年6-10月夏季需求高峰的數據進行檢驗后可以發現,在原油供大于求的年份(2000年、2001年、2003年和2009年),原油庫存與價格的相關性較弱,而在2004-2005年以及2007-2009年供小于求的年份里,原油庫存與價格保持較強的負相關性,均在-60%以上。
三季度油價上漲概率大
有了以上的分析作基礎,下面來看看今年的油價走勢能否從庫存情況的變動中尋得指引。
從EIA公布的今年1-4月份原油庫存的變化數據來看,原油庫存變化均為正值,但其增加幅度相對于歷史數據卻是較低的,并且5月中下旬開始,庫存開始降低。當然,目前庫存的降低有其特殊性,即更多是由于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帶來的原油產量與進口量減少。不過這并不會影響我們所要進行的分析:根據EIA最新《短期能源市場》展望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原油市場需求將略大于供給,按上述邏輯判斷,也就是今年原油價格與庫存的負相關性可能較強。另外,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帶來的深海鉆井禁令延期六個月以及該地區原油進口所受的影響,將進一步導致庫存降低。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來自天氣方面的影響也將影響油價的表現。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測,今年大西洋盆地將生成14-23場命名的熱帶風暴、3-7次強颶風,由于颶風會對原油短期供應造成較大影響,因此也會帶來原油庫存的減少。
綜合以上分析,預計今年原油的庫存變動(季節性減少)將與油價保持較強的相關性,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三季度原油極可能展開一波上漲行情。但鑒于歐債危機尚未結束以及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放緩,因此對價格上漲的高度并不樂觀,初步判斷三季度原油波動區間為70-85美元/桶。